第二卷 第四十章 回乡-《大汉封侯》


    第(2/3)页

    而荀昭如果只是回家里来探亲,也没必要带这么多人马来,唯一的解释就是荀昭是有什么差使,正好路经临汾,就回家里来看看。

    “荀昭确实只是路经家中,看天色知道长兄也到了肆学的时候,便来陪兄长一起走回去。”荀昭见荀慎已经猜到了一半,也不再隐瞒。

    “呵呵,那倒也好。”荀慎听了荀昭的话,见他对兄弟之情如此看重,心里也更是喜悦。

    “荀昭的这些兄弟,虽然读的书都不是太多,可是对先祖都是仰慕,刚才到了门前,都要跟进来看看,还请兄长莫要怪罪的好。”跟着荀昭进来的十个人,都是军中的什长,他们都要跟着进来看看。荀昭也只好把卫青留在庄外约束军士。

    “不打紧,不打紧,反正也到了肆学的时候,自便着随处看看就是。”既然是跟着荀昭来的人,看上去也都是恭谨有礼,荀慎哪里还会在意,只是连连摆手回道。

    “若要读书,也尽管拿了看就是,只要不带出去就成。”荀慎指着学堂里的书简,继续说道。

    “大公子,我等上这里来。只是想看看当年荀圣人读过书的地方,沾一沾灵气。若真要读书,魏某的脑袋虽然比常人大,却装不进一部书简。”魏白挠着脑袋,呵呵的说道。

    众人听了魏白的话,顿时也都是一阵大笑。

    如今的风气,既不轻文,也不轻武,只要有一样耍弄的好,都可以算是名士,所以魏白说的话虽然粗俗,荀慎也丝毫不在意。

    先走回进学堂里宣了肆,再把书简略收拾一下。等走回到庭院里的时候,却见不少学生还没有走。

    这些并不急着走的学生,大多是郡中的官绅子弟,平日里除了读书,也都练骑射。

    因为大多家里离的远,所以干脆在荀城里租住了房屋,每日里吃喝器用,倒也让荀氏族人挣了不少金钱。

    有几个口巧的,套出了话来,知道魏白等人居然是太子亲兵,顿时都是吃惊不小。

    于是乘着还没离开,都拥上来问些骑射的功夫和技巧。十名什长看在荀昭和荀慎的面子上,也都没有拒绝,开口略指点了几回。

    细柳营是汉军的精锐,期门军又是从细柳营中选出来的精锐,而这十名什长,更是期门军的精锐。虽然比不上荀昭和卫青等人的本事,但也个个都算是出类拔萃,哪里是寻常的教师能比的,往往只是几句话,或者一个小技巧,便让这些学生受用不浅。

    原来说是等荀慎收拾好了就回家里去的,被这些学生缠住,竟花了半个时辰才能脱身。

    乘这个时候,荀昭便说要在庄上买些酒肉什么的回去。

    “眼下天寒。备下的吃食不容易坏,家里的吃食供二三十人吃喝还是够的。”荀慎还没问荀昭去做的是什么差使,也只当荀昭带来的人只有这十来个。

    可是当听说庄外还有百八十号人在等着以后,才惊愕的收回了话。

    荀城里原本就有做屠户的人家,猪羊都是有的,现宰了几头送了过去。只是酒水却不够,好在姑射山下的合庄,就是有酿酒的作坊,来回也只需要半个时辰,现在就驾车过去,不多时就能回来了。

    荀益正在家中端坐。忽然见庄里的族人抬了酒肉过来,而且分量极多,家里只怕一个月也吃用不完,当下顿时也是愕然。

    直到听说荀昭领了足足有百来号人回来,眼下正接了荀慎,不片刻就要一起回来了,才明白了过来。

    又等了一会,只听见门外一阵人吼马嘶,知道是荀昭回来了,于是就要出门去看。

    “家主但请在堂中安坐。”晋福正要乘机拍荀益的马屁,见荀益要出去,连忙拦住,“按照规矩,应当是小少主进来拜见你才是。”

    荀益原本不讲这些规矩,可是听晋福这么一说,似乎也有些道理,于是折中了一下,只站在堂前等候。

    荀昭进了家门,先带着卫青,公孙敖和魏白,焦宣等人见过了荀益。

    荀益知道这回跟着荀昭来的,都是当今太子殿下的亲军,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勇士,又看着威武恭谨,心里更是欢喜。

    一百军士,也不客气,收了荀昭和荀慎送来的酒肉,便自己动起手来。

    荀益原本还想请些族人来帮忙,却被焦宣拦住不让麻烦。

    “我们这里这许多人手,哪里还要其他人来帮忙。”焦宣笑嘻嘻的说着话,其实心里却是更怕叫来帮忙的人手艺不好。

    期门营里的伙头军,大多都经过荀昭的教习,做饭菜的手艺也都有了突飞猛进,按照韩嫣说的话,只怕陛下在未央宫里都没有这般的受用。

    伙头军专做菜肴,其他的人就帮着打下手。生火,煮饭,沏酒,一起动起来手也快。

    院子里容不下这许多人,便直接在外面立起了营帐。从院门朝外面看,只见一片片火光闪动,到处一片鼎沸人声,真个是和集市一般。

    二三十座帐篷分在三面立住,把一座宅院团团围住,一阵阵酒肉飘香,朝着四面漫溢开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