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十七章 二子定乾坤-《大汉封侯》
第(2/3)页
一时间,赞扬者有之,嫉妒非言者有之,不以为是者也有之。
可是不管怎么样,即便是荀昭自家也知道,自己出名了。
安邑,太守府。
太子太傅卫绾和河东太守竟是对坐在同一张案桌上,彻夜对饮。
“妙啊……法不责众,妙啊。”卫绾刚拿起了木筷,忽得又啪得一声丢了下来,两手轻拍案面大笑道,“一个法字,居然能如此说解,又当得一个三月不知肉味。”
“那一曲《游子》也是玄妙,文教苦想了两日,却是奏不出来,其中有些旋律更是无从下手。”文教也是若有所思,“只可惜竟忘了请他留下曲谱,也好研习一二。”
“哎呀……”卫绾也是一拍脑门,“我也是忘了。”
“依卫公所见,此次介山筵,谁可居最贤?”文教思量一二,开口向卫绾问道。
“若只论最贤,只怕会是一场赫然大波。”卫绾也是沉吟片刻,才徐徐回道。
“卫公的意思是,荀昭?”文教亲自帮卫绾斟上一樽。
“此子年纪虽小,可是见识却是卓而不群,只可惜仍是年纪太小。”卫绾这一句话,听起来似乎有些颠三倒四。
“卫公所言甚是,此子若是稍加栽培,日后当是前途无量。”文教点了点头,声音忽得放了小些,“我儒家自贾谊之后,已是多年不见此等贤良。朝堂上虽是有魏其侯和卫公坐镇,毕竟孤掌难鸣。卫公既得皇帝陛下恩宠,何不……”
“毕竟年纪太小,余适才已是说过,不愿揠苗助长。”卫绾只是摇头。
“卫公且听在下说完,眼下卫公指教太子,是为长久计。”文教见卫绾尚未明白自己话里的意思,又继续说道,“荀昭年纪虽小,也不正巧可以为长久。”
“哦。”卫绾眉头忽得一紧,“文太守的意思是……”
“天为乾,地为坤;君为乾,臣为坤。”文教笑道,“此所谓二子定乾坤。”
“嘶……”卫绾深吸一口气,又是垂首沉思半晌,才开口说道,“若是如此,也未必不可。只是此事不可操之过急,急切反倒引人生疑。”
“不错,只是这荀昭虽然年纪尚小,其中也未必就没有文章可作。”文教抚掌大笑,“这次介山筵上,临汾荀立,颇有贤才,可为第一。”
“荀立此人,博学甚广,不拘一格,荀昭颇有乃父之风。荀立若为第一,亦可。”卫绾刚才听文教一番话,也已是心下了然,这句话,本是想借着荀昭来夸荀立,只是若被荀立听到,定然是会哭笑不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