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破译三十六计》


    第(2/3)页

    “创造发明委员会”审查,只接受奖金在2万日元以上的建议。每月各下属厂、公司、车间都要公布一次

    “建议”件数和采纳情况,并召开隆重的三级大会颁发奖金。1952年,丰田在刚开始执行这样一个好制度时,遇到困难也不少。

    各下属厂、公司、车间尽管都贴了大布告征集建议,但每月所征集到的建议寥寥无几,一年不过183件,建议箱上布满了尘土和蛛网。

    丰田的领导没有后退。他们坚持动员,坚持行动,到1974年就收到了40多万条建议,采用率达79%,发了奖金3.6亿日元,1975年,奖金达4.3亿日元,接受了45万条建议,采用率在85%。

    丰田公司从此开始形成了

    “丰田精神”,平均每人每年提出10多条建议,除节假日外,公司一天就要收到2000条建议。

    1977年发建议奖金4.26亿日元。建议有大有小,各式各样。石田吸取丰田一郎的教训,重视人的因素,提出了

    “尊重人”的口号。他说:“谋事在人,造就积极为企业动脑筋,又为企业卖力气的丰田人是工作的根本。”石田经过10年的苦心经营,于1962年总结出如何处理好劳资关系的经验,提出

    “劳资宣言”,首先在物质生活条件上替职工着想,包括厂址选择和生产体系布局。

    丰田的工厂体系世界上少见,厂与厂之间都不超过30分钟行车的距离。

    职工的宿舍、医院、商店、学校、文娱场所都分布在厂区周围,任何一个职工都没有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5年以上工龄的职工可以获得500万日元低息购房贷款,20年付清。

    35岁以上职工都能置房,25岁以上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汽车。为了满足职工精神生活的需要,公司办起了藏书7万册的图书馆,建造了各种球场、体育馆、游泳池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