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教授点点头,心里却在感慨,没想到这个榆木脑袋竟然开了窍,还不是一般的开窍。 是不是抄袭,自然不可能瞒过她,哪怕是国外的作品里,她也未曾看到过如此冷静的摄影。 没有渲染,没有描绘,仿佛没有摄影师本人的存在,完全是客观现实的记录。 可就是这么简单的技法,搭配着大尺寸,却营造出了令人震撼的意境。 “这组照片叫什么?” “叫肖像,窑村的肖像。”陈平生回答。 “不够。”没想到李教授不认同这个名称。 “那老师你觉得呢?”陈平生也想知道李教授的理解。 “我知道你想表达的东西,但太隐晦了,太含蓄了。”李教授解释道:“你不能指望看展览的人都有审美,也不能指望他们在一张照片前停留很久。所以我觉得既然照片拍的非常含蓄,那标题就要准确,就要直白一些。” “确实。”陈平生之前没有想到这点,这次的展览不是面对同行,而是面向普罗大众,包括一些受邀的企业家。 众所周知,国内的大部分企业家论有钱,不输任何人。论审美,抱歉,那是什么。 会所嫩模ktv,海天盛筵比基尼,这才是他们的常态。对于艺术的追求,只是他们为了给自己贴金,赚点谈资罢了。 所以如果太隐晦,确实不利于作品的传播。 “那,叫什么呢?”陈平生陷入沉思。 李教授也思索起来。 过了半晌,李教授表情一展,开口道:“就叫,对视的平等。” 陈平生摸摸下巴,忽然想到了一句话。 我们无法平等的对视,但我们拥有对视的平等。 “好,就叫这个。”他笑了起来,为作品有了更好的名字而开心。 评论区发了陈平生拍摄的照片参考,来自全球的摄影师们,有兴趣可以看一下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