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告密-《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3/3)页

    在这个基础上,大明可不仅仅只是东印度公司方面付出点利益就能放弃的,换句话来说在没有彻底干掉荷兰人的情况下,这场战争根本不会结束。

    对此无论是郑鸿逵还是王夫之心里都很清楚,而他们之所以会和雅各布等董事进行和谈,双方你来我往,并非是想通过和谈达到目的,而是要利用这个机会给荷兰人下套,令对方放松警惕,从而一战而胜。

    说起来比较难,真做起来也不容易。但偏偏雅各布等人主动提出了和谈请求,并且派人前来交涉,这就给了郑鸿逵他们机会。

    趁着这个机会,郑鸿逵和王夫之商议后就决定来个将计就计,还记得第一次里贝克前来谈判时,郑鸿逵大度释放了三个俘虏以表示和谈诚意么?

    对方万万没想到,这三个俘虏中除去其中一个人外,其余两人早就被收服了,成为了大明这边的奸细。其实这也不难,荷兰人和大明人不同,西方国家忠君爱国思想通常不高,而且荷兰从大航海时代发展到如今,靠的是全球的殖民地和商业,换句话来说,整个国家的商业化现象极其严重,而商人向来都是唯利是图的,哪怕是大明,当初那些晋商甚至袁崇焕之流,为了利益私下和敌酋做买卖的事还少么?

    再者,释放的三个俘虏都是里贝克商行的热闹,他们本就是一些普通人而已,对于他们来说作为普通人却因为被东印度公司征召心不甘情不愿地参与了这场战争,从而成为了俘虏甚至性命不保,原本心中就有了怨恨。再加上一些利诱和亲属好友还被大明所控制着,没花多少力气就让其中两人倒戈,愿意为大明效力。

    当这三人放回去后,其中投靠大明的两人摇身一变就成了大明在巴达维亚的暗探,而且在郑鸿逵的授意下不仅为大明收集巴达维亚的情报,甚至在里贝克最后一次返回巴达维亚之前通过匿名告密的方式把这件事直接捅给了总督赖尼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