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趁火打劫-《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2/3)页
所以威尔逊爵士敏锐地想到了这点,反正在他看来荷兰人做出这个事已是证据确凿,而且惹上了大明这样的庞然大物,大明总理张锡钧今天把他们都请来总理衙门告知此事,分明就是要试探各国的态度,同时着手狠狠教训荷兰人了。
一旦大明出手,必然会对荷兰人开战,而荷兰东印度公司在远东的重要基地巴达维亚和马六甲自然就成了军事打击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假如荷兰人战败退出远东,丢掉远东的殖民地,那么岂非英国就有了进入远东的机会?
所以在这个时候旗帜鲜明地支持大明,表态惩罚荷兰人,对英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等荷兰人战败后,英国就能趁虚而入,如果能占领巴达维亚就再好不过,到时候英国的触角就能从印度洋延伸到南洋地区,从而和西班牙等国直接抗衡。
此外,英国在经历了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和克伦威尔自立为护国主的这些年动荡后,英国的国力不可避免受到了损伤。现在的英国在欧罗巴的话语权已大不如从前,而英国如果想重新确定自己在欧罗巴的地位,就必须通过外交包括战争手段。
荷兰作为海上马车夫,是欧罗巴的强国,而从信仰和政治角度各方面来看,和英国原本就有着矛盾。别看之前查理二世在国内政变的情况下从英国逃到了荷兰,随后在荷兰呆了一段时间。而他的妹妹玛丽也嫁给了荷兰的奥兰治亲王威廉二世,直到查理二世回到英国登基后,玛丽和威廉二世的所生的孩子依旧生活在荷兰。
可就算如此,英国王室和荷兰王室的关系算不上好,假如好的话当初查理二世也不会在欧罗巴诸国流浪,甚至落魄到饭都吃不起,晚上只能睡在树上的地步了。
况且,欧洲各王室中虽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从来亲戚关系根本不是维系两国友谊的纽带,亲戚双方大打出手的情况比比皆是,比如英国和法国爆发的百年战争,不就是因为金雀花王朝在法兰西的领土上的归属权争夺么?换句话来说就是一个家族的后代子弟为了分家产和确定归属大打出手,从而最终引发了这场持续百年的大战。
而在历史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如此,英国国王、德意志皇帝、俄国沙皇,这三个君主实际上都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子孙,按照辈分不是表哥就是表弟,甚至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和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相貌极其相似,两人站在一起简直和双胞胎一般。
有这样的关系,按理说应该亲近的很,可偏偏就是他们掀起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第一场世界大战。这场大战最终可以说没有赢家,全是输家。
其中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承认战败退位,德国差一点被肢解。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被革命者搞了个死光光,延续几百年的帝国就此完结。就连名义上的赢家英国也就此元气大伤,从巅峰开始走下坡路,等到数十年后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英帝国彻底失去了往日的荣光,彻底让出了超一流强国的地位。
英国的政客都善于捕捉机会,威尔逊爵士能够被查理二世派到远东担任公使自然不是普通人。在他察觉到可以通过这件事为自己的国家争取利益,并且借这个机会打压潜在对手荷兰的时候,威尔逊爵士自然要立即表明态度,站到了大明这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