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是吧诸位!” “对对对!”几人纷纷应和。 “只要是和您铺子卖的是一样的货,咱们都没二话!” “不过峰哥,这么大的生意,您总得让我们验验货吧!” “验货没问题,你们的钱呢?”王重目光扫过众人,脸上带着微笑。 六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从身侧的黑色手提行李袋里取出几沓捆绑好的大团结。 这个时候百元大钞还没发行,纸钞中面额最大的就是十元,也就是俗称的大团结。 “好!看来大家都是有备而来,那我也把话撂这儿,只要大家的钱带足了,货要多少有多少。” 王重豪气万分的道。 “先吃饭,吃完饭,咱们再去看货!” ······· 吃过饭,王重径直领着众人回到自家的四合院。 前院剩下的两间屋子,一间被王重改成了仓库,用来放货,一间用来待客。 泡上热茶,王重让众人稍候,进屋抱着几个纸箱子走了出来。 “东西呢都在这儿!” 王重看向众人,脸上露出笑容:“不过大家不着急,既然要验货,那咱就一个个来,这么点时间,相信大家都等得起吧?” “等得起!等得起!”六人脸上都露出笑容。 “老吴,你年纪最大,资历最老,你先来!”老吴四十岁左右,全名叫什么王重不知道,倒票出身,有点背景,能够在燕京城里安然活到现在,没进苦窑里进修,是有一定本事的,身家也颇为丰厚。 ….不够当初王重买的这个四合院,就是老吴帮忙找到的,王重也乐得先关照他。 “大家没意见吧?”王重看向众人。 众人赶忙连连摆手道:“没意见、没意见!” “那我承您的情!”老吴脸上满是笑容,他也没想到,当初不过是为了挣点中介费,没想到竟然还能有这种意外收获。 “我老吴本钱不多,眼下能拿出来的,就这么些,峰哥!男士的给我来四十只,女士的先来三十只吧!”老吴取出五沓捆好的大团结,往桌上一摆,仍旧笑呵呵的,那双不大的眼睛里头,闪烁着的却全是精明。 王重从两个纸箱中照数挑出两种不同的手表,堆在桌上。 手表都用长条形的小硬纸盒包着的,纸盒是简单的白色,只在正面印着手表的logo。 老屋是看着王重一个个拿出来的,数目都对得上,才把钱推到王重跟前,让王重检验钱的真假。 然后才挨个打开小盒,取出里头用透明塑料袋子包裹着的电子手表,看成色确实很新,可老吴还是谨慎的一个个尝试,确定功能都正常,这才露出笑容。 “货都对,货都对!”老吴连称呼都改了,从你变成了您。 “那咱们签个合同吧!”王重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合同,在数目和金额上填下数字,一式两份。 “七天包换,三个月内保修,当然了,外力损坏的可不算,这些在合同里都有写。” 老吴听了愣了一下,仔细的看起了合同,果然在上面看到了相应的条款,当即脸上笑容更甚,悬着的心也落了地。 其他几人脸上也都露出惊喜之色。 王重和老吴都签上了自己的大名,摁了手印。 王重把签好的合同其中一份推到老吴面前,站了起来,冲老吴伸出手,老吴见状也笑着伸出手,两手相握,王重道:“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合作愉快!”老吴笑脸盈盈的道。 有了老吴这个例子,接下来就简单了。 六个人全部签完合同,王重入账两万四千元,手上的电子表还剩下一半。 可王重相信,这一半很快就会被他们拿光。 这可是燕京城,一国之都,不管在任何时期,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都要远远高于其他地方。 果不其然,三天不到,就有人回来找王重拿货了。 王重没有继续出面,而是把这事儿交给了何小萍来处理,将来何小萍可是要独当一面的。 暑假剩下的一个多月,王重拢共跑了四回深城,来回一倒腾,最开始的三万块钱,也变成了三十万,整整翻了十倍。 暑假结束,燕京市面上逐渐涌出许多其他牌子的电子表,何小萍开在北海公园对面的铺子还在继续营业,不过卖的却不再只是电子表了。 何小萍听了王重的建议,请了一个店长,两个售货员,还把楼上一层也给买了下来,用来当仓库。 ….何小萍只要定期去检查,清点和补充库存就行。 何小萍现在真正忙的,是成立饭馆的事儿。 王重刚开学,何小萍就为了选址的事情几乎跑遍了整个燕京城,稍微热闹点,人流多一点的地儿都被何小萍看了一遍,对比来对比去,老是拿不定主意。 挑了好几个地方,去找王重商量,两人合计了许久,最后定在了附近没什么大饭馆的西单附近,距离北海公园也不远,每天骑自行车就能去。 定了地方,何小萍就和王重商量着,直接把楼给买下来,免得等自己装修好了,到时再整出什么幺蛾子。 反正现在手里头不差钱,放在银行也是吃利息,索性就当投资了。 说的时候果断,可到了掏钱的时候,何小萍就忍不住心疼了,但还是咬着牙掏了。 楼买下来了,可还得重新装修一遍才能用来开饭馆。 楼上楼下两层,加起来八九百平的地儿,这要是弄起来,可是个大活儿。 “要不饭馆的装修就按咱们家那样式来?” 就算是上回两口子去深城,看到的那些办公楼,大酒楼,装修的风格何小萍都感觉没自己家王重亲手装的好看。 “饭馆和家不同,风格的话倒是可以沿用,但不能全部照搬!得因地制宜才行。”王重想了想道:“这样,正好我那几个战友不是说想找活儿干,想挣钱吗!咱酒楼的这个装修,我亲自设计方案,让他们动手!” 王重的那些个战友们虽然没干过装修,但木工、泥瓦这些他们基本上都会,在部队里的时候就没少干,再加上王重从旁指点,应该没什么问题。 “等他们把咱们家饭馆装好,经验也攒出来了,技术肯定也有了,拉一个装修队,现在经济越来越好,新房的装修,老房的翻新,活儿肯定越来越多,到时候他们也能多挣点钱,给家里增加收入。” “我听你的!”何小萍对王重无有不依的,尤其是这种于人有益,于己无害的事情,何小萍更是举双手赞成。 王重立马通知战友们,有电话的打电话,没电话的写信,然后又花了几天功夫,跟何小萍两人亲手把楼上楼下,里里外外每一处地方都测量了一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