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三十七章 被贬雁门-《大汉封侯》


    第(1/3)页

    第二卷 第三十七章 被贬雁门

    “太子有识人之才。荀公子有文武之才,正如当年高祖与张子房。”周亚夫对刘彻和荀昭两人,丝毫不吝赞美之辞,“周某一介武夫,如今方知眼拙。”

    周亚夫平生鲜有败绩,最是自负,如今却能说出这么一番话来,眉目间难免生出几丝落寂。他怎么都想不通,为什么荀家这小子,做什么似乎都比人强上一头。

    “孤……荀昭……”刘彻听周亚夫了周亚夫的赞誉,不但不欣喜,反倒是生出些烦恼来。

    “荀昭如今方才十五六岁,怎堪条侯如此赞誉。”刘彻与其是在帮着荀昭谦虚,不如说是在支撑着自己的内心。

    “正所谓少时看老,十五六岁虽是还少些历练,可其中的天分和个性却是能看得出的。”周亚夫刚说了一句,忽然像是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惊诧的抬起头来看着刘彻。

    “咳……”刘彻连忙躲过周亚夫的目光,假装咳嗽一声,可是神态却没了刚才的沉稳。

    “太子……”周亚夫收回胳膊,紧紧的搓了几下手心。

    “母后已是下了令。要荀昭去雁门关太守冯敬帐下效力。”刘彻知道这些事情迟早要传了出来,所以干脆也不瞒着周亚夫。

    “可是雁门吃紧?”周亚夫不愧是军旅出身,第一个反应就是边关有战事起。

    “暂且倒是没有。”刘彻心里极是矛盾,回答起来也有些心不在焉。

    “荀公子犯了过错?”周亚夫从刘彻的眉目间捕捉到了不安的情绪。

    刘彻这回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的摇了摇头。

    “荀公子得罪了皇后?”周亚夫问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有些迷糊。

    荀昭年纪是不大,可是向来为人随和,无论什么人都能打成一团。更何况谁都知道荀昭是太子身边的人,皇后驱逐荀昭,岂不是自断太子一臂,这似乎不大可能啊。

    “母后兴许想让荀昭去雁门关历练一番。”刘彻的话,很有些言不由衷,还有些无奈。

    “皇后身份虽然高贵,可寻常并不决政事。”周亚夫如今虽然情愿作为太子幕僚,可是本性难移,说话做事还是直爽,刘彻听在耳里,神情更是有些难堪。

    只不过为苑陵公主提亲一事,涉及皇家和刘彻自己的颜面,一时间不方便说了出来。

    “太子可去问过皇上?”周亚夫只怕荀昭当真是被发配边关了,心里极是可惜。

    “丞相府的使役,此时兴许已经到了上林苑了。”刘彻十指交叉,重重的揉了几下额头。

    周亚夫看得出,刘彻似乎并不舍得荀昭离开,其中当是另有隐情。

    “那卫绾也是受荀公子称一声老师,如何肯做这样的事情。”周亚夫腾的一下站了起来,面色涨红。

    有汉一代。君权反倒是不如后世的明清诸朝权重,两千石以下的官吏任命,大多都是丞相做主,而各郡六百石以下的官吏,也大多是由太守选拔。

    上林苑,期门军校场。

    “且得,且得。”马球场上,魏白挥舞着一只足足有碗口那么大的球棍纵马冲上球场。

    秦汉之时,粗话实在是不怎么精彩,《汉书》里只有一句“老狗”,《战国策》里也只有一句“而母婢也”,意思约莫和如今的国骂差不多。

    而“且”字,却是很有讲究的,大约说的就是男人那玩意儿,《诗经》里倒是用过几次,可见从古到今,粗话也就是这么一回事儿,编《诗经》的孔圣人,也并不是假装水火不进的伪君子。

    魏白原本人就长的高大,再拿着这么一支吓人的球棍,顿时让对面的十人有些变色。

    还没开球。魏白先把手中的球棍挥了几下,带出一阵阵风声。

    “裁判,裁判。”已经有人开始叫了起来,“这可算是犯规?”

    听见喊声,荀昭骑着青鬃马立刻飞一般的从校场外掠了过来,奔到球场边停了下来。

    “还没开球,叫什么犯规?”荀昭骑在马上,只朝场中略看一眼,开口说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