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十七章 君子不逆天-《大汉封侯》


    第(1/3)页

    “呵呵,属官的乡里,在上高河以北。”郑礼虽然被荀昭搅了一回,却仍是不急不慢,“荀县令既已是见过赵县令,想来也是听赵县令说过一二吧。”

    郑礼说完一句,略回过头去,看一眼荀立。

    “郑主薄身处两者之间,怕是更加为难吧。”荀立微微一笑,轻易就把话头绕还给了郑礼。

    “哈哈,那倒也是。”郑礼似乎并不意外,“仿佛那夫家和娘家相争,郑礼这做嫁妇人,只能是两头受气,两头劝解,略尽人事罢了。”

    郑礼虽然比喻的粗浅,可是这一番话从他口中说出,却倒是显得忠职尽守。

    说话之间,已经是又走了一里多路,一片村落,隐约从一片杨树林后透了出来。

    一丛低矮的土墙,围绕一圈,把整个村落圈在了其中。其中有几间房屋,看起来甚是高大,耸立在村落当中。此处正是太子太傅卫绾乡里,名唤卫庄。

    眼看马车就要奔到了村口,荀昭却忽然感觉前进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

    “县令大人。”郑礼跃下车来,朝着荀立行礼,“属官虽是县中主薄,可毕竟也是郑氏族人。若是平常,直入村中并无不可。”

    “可今日县令大人来此,是为小公子求学。郑礼还是稍为回避,免得卫氏族中,见属官与县令大人同来,对小公子生出间隙来,误了小公子学业。”

    “此处离上高河已是不远,属官正好涉水过河。想来小公子入学塾拜师,也是需要一些时候,正巧够属官来回。”

    “属官暂且别过。”郑礼话刚说完,不等荀立再答,又是深一作揖,飘然而去。

    “既欲为君子,又何必小人。”荀昭也跟着荀立跃下车来,看着郑礼的背影,不禁轻叹一声。

    荀立听在耳里,知道荀昭是说郑礼故意以“小心之心度君子之腹”,想要托显自己,实际却是落了下乘。

    只是微微一笑,也不多说,就把马车放在村外,领着荀昭步行入村。

    卫塾里的大师卫佑,早就是收到了卫绾的投帖,近日里又对荀昭多有耳闻。

    但凡越是名师,越是希望可以收得高徒,卫佑自然也不例外。

    等见了荀昭,见果然是聪明伶俐,喜爱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不禁是出语相逗:

    “小子伶俐,二十之后,可仍智否?”

    古人以二十为正式成年,叫做“加冠”。卫佑此问,竟是逗乐荀昭,日后成年之时,能否还如今日一般聪慧。

    荀昭略一思量,心里已是微微一动。

    “想来大师小时,也是聪慧。”荀昭朝着卫佑先行一礼,然后开口回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