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十三章 公主汤沐邑-《大汉封侯》


    第(1/3)页

    ��谅言发现,每天过了0点,都会有很多朋友立刻帮谅言投票支持,谅言打心里非常感激。还有很多支持过本书的朋友,虽然有的只有一票两票,谅言也一样记在心里了。

    谅言暂时没有其他办法来报答,只能是尽量把书写好,给大家在闲暇之余,带来些欢乐。

    大家应该也可以看到,本书的情节,已经是逐渐展开了,而随着情节的发展,更加恢弘壮丽的画卷,也会逐渐出现在小荀昭的面前。

    请大家相信,以后的情节发展,会更精彩,也请各位书友能继续支持谅言,有感觉不妥的地方,尽管指出,谅言也会视情况而言,尽量修正。谢谢各位了!)

    “余虽是和李缘兄相识不久,却是一见如故。”荀立放下手中的陶盅,朝着赵戒点了点头。

    “既是如此,且待愚兄与贤弟把这平阳县里的详情略说一二,可好?”赵戒见荀立果然和李缘熟识,才开口说道。

    “正是求之不得。”荀立拱了拱手,“赵兄请说,小弟洗耳恭听就是。”

    “贤弟当是知道,我平阳乃是河东大县,河东郡内一国二十三县,平阳户口,十二有一。”赵戒欠了欠身,向荀立说道,“看去年的造册,我平阳县内,如今有民两万零五百一十一户,出入当是不大。”

    荀立听在耳里,只是微微点头,却是不明白,赵戒为何要详细和自己说这些东西。这些户籍典册,等自己接手之后,自然可以看见。况且知道县内人口多少,似乎并不是那么紧要的事情。

    “贤弟也当是知道,我平阳虽有县治,却也是如今的平阳侯食邑所在。”赵戒听荀立仍然在仔细的听,于是又继续说了下去。

    “按照当年文皇帝所留赋制,民税三十取一,半充郡县治费,半充太仓。只是我平阳县的赋税半数,却不必缴充太仓,而是缴于平阳侯府,以资日用,此例施行数十年来,一直相安无事。”

    “六年前,当今皇帝陛下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又颁令诸侯,严令不得干预地方政事,当今平阳侯曹寿,虽是高祖时丞相曹参之曾孙,却倒也不敢造次。”

    荀立的神色,变得有些凝重起来,赵戒当不会平白无故和自己说这些,只怕是下面要说的,才是重点。

    荀昭手上的茶盅,也有些凉了,于是也放下手来,看赵戒究竟要说什么。

    “我平阳县,如今虽然造册有户两万,可县中所能治辖,只有一万七千,其他三千户,却已是不归县衙所治。”赵戒斟酌一二,声音听起来却是小了许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