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停战-《巴比伦帝国》
第(2/3)页
许多人靠研究这两场战争,成了专业人物,出书养活了自己。他们中间,提出了一个结论:在以后的战争中,电子技术,将会成为克敌制胜的又一个法宝,发生在贝卡谷地的战斗,深刻地说明了这么一个观点,而弱势的一方,如何靠新的战术来取得胜利,更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站在不同人的观点上看,有不同的结论,而站在张峰自己的角度上,怎么看,这次自己都是赢家。
马岛战争中,他收获了一亿美元,这对于他来说,可是个大数目了,至少f-20前期的投资就会到位了,而英国付出了惨淡代价才赢得了胜利,经济上受到很大影响,这更加有利于他的资金进入英国。
收购电子产业,从民用入手,终于可以开始了!
而阿根廷那几艘仍旧在德国扣着的军舰,更是让张峰垂涎三尺,只是现在,他还没有能力把它购买下来,在目前为止,伊拉克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发展空军。
而之后进行的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战争,张峰得到的好处,更加是巨大的。
他已经摆脱了只在国内的步伐,已经开始向阿拉伯世界进军,石油减产和禁运的成功进行,渗透了他的汗水,也收获了威望。
而对巴解组织的支持,尤其是哈迪斯干掉了以色列国防部长的战绩,终于得到了确认,阿拉法特在困境中终于坚持下来,自然对张峰也充满了感激。
而另一个国家,叙利亚,虽然一直都在支持伊朗,对伊拉克非常仇视,但是,马纳夫少将心中的天平,已经开始向伊拉克倾斜,而随着最后一次的沉重打击以色列的空军,马纳夫少将在叙利亚军方的地位得到了提升,成为了举足轻重的一位权力中心的人物,对伊拉克来说,绝对是好事。
想要成为一个大国,不仅仅是军事上,在政治上,也是非常重要的。经济上,更加重要。
在政治上,团结周围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整个阿拉伯世界拧成一股绳,利用手中的石油资源,作为与大国竞争的砝码,而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强力的军事上的支持()。
而军事上,目前阿拉伯世界还是非常弱的,即使是集中所有的力量,也干不过以色列,更不用提面对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了,这次如果不是有苏联人横插一腿,结局怎样,还真难预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