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我们要迁移到宋国去-《水浒豪杰传》


    第(3/3)页

    至于农耕民族为什么不抢劫游牧民族,先不谈马的问题。

    抢什么?

    羊马?

    抢回来,哪里养?怎么养?

    抢回来吃?

    甘冒生命去抢几口吃的?

    军事是政治的延伸,军事是经济利益的继续。

    游牧民族南下抢劫是利大于弊,所以他们热衷于南下。

    农耕民族不抢劫游民族是没有多少利益可图,所以他们不热衷北上。历史上的几次,都是游牧民族威胁到中原朝廷安危,所以才会花巨大的代价击溃。

    楮特、曷术几个部落归顺破辽将军,定期定量上贡。

    破辽将军保障他们的安危,准许他们在苏州放牧,必要时还要用海船将他们护送到破辽将军通知的地盘。

    谈妥了基本条件,至于细节且是要日后再慢慢讨论协商了。

    李俊、史文恭领着梁山骑兵返回了牧羊城。

    城内,最好的一间房间已经被当成了史进的临时书房,也是临时的梁山军指挥部了。

    听到李俊的汇报,史进点头说:“答应他们的要求,要是辽军攻进苏州府,我梁山军会护送他们这些部落的人去宋国。”

    李俊忙拱手说:“要是他们听到,定会高兴的!”

    连大辽皇帝辽道宗都曾感叹“愿后世生中国”。

    要是有机会活在富裕的大宋,这些部落头领当然愿意归顺。

    史进看着眼前站着的李俊,说:“李俊这次你干的很好,这些部落归顺了。我们就可以安心,也有足够的人手来将这里打造成我们攻辽的根据地了!”

    为什么史进要这些部落归顺,而不是将他们消灭呢?

    宋军的水师不弱,为什么他们没有想过用水师跨海作战袭击辽国呢?

    因为不值得!

    这个时候的辽东京可不是后世的东北,地方人稀少,诺大的苏州府竟然不到一万人口。

    现在经过战乱更是只有七八千人了。

    更何况多丘陵少平地,没有多少耕地,根本养活不了多少军队。

    要是宋军跨海进攻这里,不但得不到供给,还要多耗粮草。

    而且这里也没有多少城池,很难坚守。

    更重要的是,宋军一旦上了岸,要是被辽军半渡而击,宋军大败,连逃跑的地方都没有。

    所以宋朝自建国以来,都没有采用从海路进攻辽国。

    史进却是不同于宋朝,至少立足点不同。

    史进可是知道苏州府后世旅顺口的重要性,这可是扼守渤海的重要据点,也是连接朝鲜、山东、扶桑的重要港口。

    史进要将这里打造远东重要的贸易港口,海军基地。

    史进说道:“既然那些部落答应归顺了,那就发布招募告示,招募人手扩大港口。现在是冬季,相信有不少闲置人口,肯应聘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