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兄所言极是!我听师父曾经说过,他当初在海上遇到仙人出蓬莱,曾经有幸蒙其点化,这才自身具有了大神通。那位仙人明确说过,汉朝方兴未哀,有祥瑞之兆。如果能够求得其长久的护佑,那么必当社稷安稳,如此盛世持续发展,千年的兴旺不在话下……。” 称呼那公子为李兄的人,束发宽袍,大袖飘飘,再加上十分年轻,倒颇有几分出尘的模样。此人生得一份冷傲的面容,可能是因为喝了酒的缘故,说话之时脸上倒是有些笑意,显得与平日不同。 李公子名叫李征,正是当今漱玉宫李夫人的远房表弟,虽然只是在朝廷的某个职司处领了一个散官的职务,并没有多少显赫的权力,但因为李家的关系,他在一众相熟的子弟当中,倒是隐隐然处于一个特殊的地位, 随便说出的话也会受到其他人的追捧。如此一来,便养成了他自大自傲的习惯。 “哈哈!栾仙师当然是有大本事的人,否则也不会受到当今天子那么的看重!他说的话自然是不会错的。东海之外仙山宝岛众多,祥瑞之兆,紫气东来,这等重要的地方……不知道尊师对皇帝陛下有没有提起过什么好的意见呢?” 自称为宫中供奉仙师栾心玉弟子的人,听到李征问起,故意沉吟了半响,颇有些仙家之事不可轻易外泄的模样。然后摇头叹息间,旁边早有人等不及,急切相询。 “听说东海之外不仅有仙山仙人,那些岛屿之上更有遍地的黄金宝藏……如此重要的地方,岂能任凭几个过气的诸侯王随意割据?似栾仙师正应该劝说皇帝,赶快收归朝廷所有。这样不仅可以派人去探寻仙人踪迹,更可以大大的增加国家库府收入啊!难道尊师没有对天子提及这样的事吗?” 见旁边的几个人也不知道是因为乘着酒意,还是真心实意的为皇帝和朝廷着想,显出一副忠心耿耿为君王国事忧虑的模样。栾仙师弟子微微一笑,终于开口大声说道。 “这样浅显明白的道理,我师父在与皇帝陛下讲经论道的时候,想必早已经说与陛下知道。这个不劳诸位操心,陛下对师尊所提出的事,向来都无比重视……至于这最后的决定嘛,当然是有待皇帝陛下与一众大臣们商议过后,一切都考虑周全了,才会公布天下的!所以大家就都放心好了。呵呵!” 这位年纪并不大的弟子,趾高气昂言辞肯定,俨然是权威发布的样子。在博得同坐之人大声夸赞的同时,却不知道,早已在附近的一些人心中,引起了深深的忧虑和愤懑。 如果只是现在为止,也倒不至于引起什么冲突发生。然而世间事就是如此,人一旦得意忘形,往往就会口无遮拦胡说八道起来。以李征为首的这边酒席上人,接下来话题一转,说起了其余的事情。 “哎,你们听说没有?这次东海诸侯来长安觐见,那位淮南郡主也跟着来了……呵呵,据说这女子在海外也不知道是与什么人苟合,连孩子都生了下来,竟然带着来了长安,可谓是奇闻一桩!” “……啊?真有此事?这可真是太荒谬离奇了,也算是堂堂的皇室女子,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来,如果这是真的,那可是把大汉朝的脸丢尽了。这让那些东夷人还有高丽人会怎么看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