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黑暗中的声音很冷酷,他说的这些事,楚玉也都知道。他们门中的每一个子弟,在正式开始修习之前,都会有门中的前辈,为他们详细的讲述那些先人的英勇事迹。 原来,在大汉开国至今六七十年的岁月里,许多轰轰烈烈的大事件背后,都有这些先辈的身影藏在其中。 只是,大汉越来越强盛了。而他们的人一代又一代的老去,却始终撼不动这颗大树的分毫。而今,这个重任,终于落到了他们的肩头。这副担子,太沉重了,楚玉感觉,自己就算是分担一点点儿,也沉重的要喘不动气了。 雪落轻薄,雕栏玉砌的重重宫殿都已经被覆盖了一层。当这位南国女子抬起头,看着碎琼乱舞的苍穹,祈求上苍原谅她即将要去犯下的罪孽时候,几千里之外的大江之上,有一艘快船,正穿过飞雪苍茫,顺流直下,一日千里。 经过改良好几次之后的这种船,扯起满帆,在江面之上飞速行进,速度惊人。立在船头的元召,负手看着两岸一闪而过逐渐远去的崇山峻岭,目光中含了深邃。 抛下大队人马而提前回程的元召,并没有对张骞等人说起发生了什么事。这些层面的事情,他们知道了反而有害无益。不过,大家从他的神态上,也都已看出有重要的事发生了,否则,他是不会如此急匆匆离开的。 “师父,真的会很严重吗?需要你这么急着往回赶。” 船上的人并不多,除了几个掌船的大汉,跟着他一起回来的,就只有赵远和霍去病。此时依然是黑鹰军装束的霍去病把他肩头雪拂落,站在他的身后,有些担忧的问道。元召本来是让她随着船队慢行,在上面好好静养休息的,但是她哪里能待得住。 雪花落在脸上,有些冰凉,可是元召一点都没有感觉冷。因为,心中热血,正如脚下江水翻腾。 “是的,很严重。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这次在未央宫中将要开始发生的事,将会是一切祸乱的源头。处理不好的话,将会死很多人……。” 元召没有回头,他看着滔滔的江水,说出来的话非常肯定。身边的这几个人都是心腹,他说话并不需要顾忌。 霍去病挠了挠头,她喜欢的是拔剑纵马和听师父的话,而这些烧脑筋的朝堂问题,她从来不太关心,也不喜欢去想明白。 “可是,我听说的只是未央宫中发现了不明身份男子而已……元哥儿,最多也就是抓个刺客嘛,难道说这背后还有许多隐情?” 说话的是赵远。他第一时间接到来自未央宫中的密报后,凭着心中的敏感,觉得应该把这件事报给元召知道,这才不远千里而来迎上往回走的船队。其实他心中倒是没有把这件事想的太严重。 元召想了想,他觉得应该让他们知道的再详细一点了,这次多亏了赵远来送信,他还能争取点时间提前回去,应该还能挽回一些东西。 “任何一个强大的国家或者是一个团体,最大最危险的敌人,不是来自外面的强敌,而是来自自己的内部。大汉四周的邻国就算是都与大汉为敌,那又怎么样?匈奴人再强悍,那也没有什么可怕的。慢慢来,只要团结起来,坚定信心,总是能打败他们的。可是如果在长安城内,在未央宫中,在帝国最核心的部位,发生了变乱,那样的后果,将会比外敌入侵严重十倍、百倍!” 说到这里,觉察到了自己语气中的激动,看着眼前两人惊愕的目光,他慢慢的平息了一下。 “你们要知道,我之所以不辞辛苦的去做一些事,并不是为了哪一个人,也不是为了……刘皇汉室。我们既然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就要让它尽可能变得更好一些,尽我们自己的能力,有多大力使多大力而已。这既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我们的后人。所以,任何可能破坏这一局面的人和事,便都是我的敌人。这条路,你们,愿意跟随我一起吗?” “师父!小冰儿不会去想那么多了,反正你走到哪儿都别丢下我就是。嘻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