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五十三章 彩云之南 烽火连城-《汉血丹心》


    第(2/3)页

    见刘彻依旧冷着个脸,元召不禁暗自心中嘀咕:“对待强敌匈奴你倒是谨慎,对待这些南方小国却又如此自大,难道不明白‘疥癣之疾,足以毙命'的道理吗?”

    “陛下,小臣心中倒是有些想法,但军国大事,岂能在小臣私人封地商讨呢?请陛下立即启驾回宫,先听听大臣们的意见,再做决定吧!”

    元召说完半天,却没有听到动静,抬眼悄悄看时,却见皇帝脸上带着奇怪的神情,正在端详他。

    “啧啧啧!小小年纪,就懂得这么多规矩,知道言之轻重,不错啊!呃,适才朕才想起来,你先前特意给朕做了那道鱼吃,转弯抹角的牵扯出那些蔗糖的由来,说什么西南遍地甘蔗贱如茅草……嗯,这中间难道没有联系?小子,莫非能未卜先知!”

    元召咧了咧嘴,神仙志怪,这位还真是笃信此道!自己可千万不能让他误认为懂得这些,否则以后的麻烦,无穷无尽。

    “陛下,小臣哪里有那种本事啊,这只是凑巧了而已!不过,以小臣的想法,这次虽然会动些刀兵,但对大汉而言,却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呢。”

    刘彻又看了看他,虽然还是有些怀疑,但现在不是探讨那些的时候,反正这小子在自己的手心儿里,跑不出去,以后有的是时间逼他说实话。

    “朕这就回长安了。其实这次微服出来,朕是有些太任性了。呵呵,回去后,还不知道那些大臣们心里会怎么嘀咕呢。就连母后和老祖宗那儿,恐怕又是听不完的唠叨和教诲了。”

    说到这儿,元召听到他的语气中竟然有些淡淡的伤感,惊愕的抬起头时,刘彻正收回远望野外起伏长草的目光,神情中似乎带了怀念,拍了拍他的肩头。

    “不过,朕很喜欢这样的放松方式,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去看看更多的大好山河……走吧,跟朕一起回去,你的胆识和谋略足以参与朝政了。另外,那道鱼,朕希望在未央宫中也能吃到。哈哈!”

    元召郑重的施了个礼,这次他的态度很认真。

    特特马蹄,猎猎旗帜,所有人注目着自家小侯爷,重新跨上战马,离开与大家又相聚了小半年的长乐塬,随侍在长安来客之左,逐渐远去了,身后残阳如血,壮怀激烈……。

    皇帝竟然三天不在未央宫,不知道跑哪儿去了!不理政事,外出游玩?听到这个传闻的文武大臣惊讶有之,错愕有之,暗自腹诽者有之,捶胸顿足者有之……。

    但当今日早朝时,看到那个年轻的身影重新出现在高高的御座上,却没有人再提起这个茬来,因为天子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他们做出决断。

    第一,东越国起兵攻打东瓯,兵锋直指南越,东瓯王求救!南越王致天子书告急!

    第二,巴、蜀边郡告急,西南夷滇、邛、笮、冉笼、斯榆等十余小国作乱,攻略汉地,洗劫官民,当地盗匪闻风而起,造成三郡十县之地陷入恐慌动乱中,当地郡守请求朝廷派遣军队支援平叛。

    听宣旨宦官高声说完红翎急件的内容,大殿上有暂时的沉默,几位大臣互相对视一眼,他们早在昨日就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事关刀兵之事,不知道皇帝的态度为何,因此无人立即接话。

    大汉天子刘彻高高在上,面无表情,目光透过九龙冠冕扫视群臣,见一个个老神在在的,眼观鼻,鼻观心,安稳而坐,都不想做出头鸟。不出自己所料,这帮人都安逸的太久了,暮气沉沉,想要依靠他们有所作为,何其难也!

    想到这里,他脑海中没来由的就涌现出昨日在长乐塬上的画面,那小子连同他身边的那群人,那个地方,那种朝气蓬勃,自己与他们只不过相处了半日,心境彷佛就年轻了好几岁呢……。

    他的目光顺着看过去,在文臣班尾的最后,终于发现了那个少年的影子。只是离得太远了些,看不清他脸上是什么表情。衣服倒是穿的规规矩矩的,符合一个侯爷的身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