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1章 陈万里的底气-《佣兵1929》
第(2/3)页
要知道,补充团这几年的训练下来,不说战斗力如何,起码前进、后退、开枪的令行禁止还是能做到的,组织性比一般的国军部队都要强,不至于太过混乱。
而赵长寿的17师3团则是作为预备队,如果补充团最后还是挡不住鬼子的攻势,他们坐镇的浦口堡垒群就是最后一道防线,即使打剩下最后一人也不得后退。
17师的1团和2团组成反击集群,由赵长寿亲自领军,在战斗之前就迂回隐蔽到鬼子的侧翼伺机而动,在防御战给日军造成了巨大损失后,抄鬼子后路,然后围而歼之。
这就是陈万里的总体部署思路,就是一开始就奔着围歼鬼子这个目的去的。
有人会问,陈万里是不是漏算了佣兵团主力这支最重要的力量?
不,你没看错,陈万里在这个计划中没有把佣兵团的一团和二团计算在内。
作为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就是不能把胜利的法宝压在不确定的因素上。
因为日军是13日夜里开始渡江,也就是在周文他们对武进和日军重炮旅团发起攻击的时候。
虽然他对周文和佣兵团的战斗力很有信心,但信心不代表百分之百确定。战场上千变万化,任何一个微小的变数都可能影响到整个战局。就是后文自己也不敢确信一夜之间就打垮鬼子一个联队加一个重炮旅团。
所以陈万里一开始的计划就是按照手上现有的力量来进行谋划。
而主力部队能够赶回来当然更好,更有把握,如果暂时赶不回来,那他也要按照原计划实施。
这里有人会问,一个改编没多久的17师,加上李福手上训练时间倒是不短,但还没经历过真正战斗的补充团,还有一个没跟小鬼子正面战斗过的江防大队。哪怕他们合在一起人数达到了1万2千余人。
但这点力量就要跟鬼子最精锐的国崎支队对抗并围而歼之。
陈万里是不是有点过于托大了?
而我们的陈万里上校心中却是很有底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