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局势突变-《三国董卓大传》


    第(2/3)页

    “好,就这么办。”康鹏今晚到现在总算有点高兴,不愧是顶级军师,办法就是多。可派谁去增援汜水关和虎牢关呢?这可是个问题,武将大会马上就要召开了,自己手下这帮勇将悍将可都憋着一口气要拿第一的,如果现在要他们带兵出去,他们肯定不乐意。

    康鹏的铜铃眼扫了几遍自己的武将,最后目光定格在李傕、郭汜身上。康鹏奸笑着刚要说话,李傕、郭汜先说话了,“太师,我们愿去,反正我们在武将大会上肯定拿不了名次,不如在战场上去取功劳。”

    康鹏大喜,心说聪明人,我喜欢。“很好,你们这次带五万飞熊军和三万西凉铁骑去,无论如何把汜水关给我守住,回来本相升你们的官。”康鹏又把目光转向陈宫,“宫台,这随军参谋……”

    陈宫二话不说,离坐下拜,“陈宫愿去,定助诸位将军提太师守住两关。”

    康鹏微笑点头,“公台你放心去,你的老母妻子我会安排人照顾的。”康鹏把陈宫调开是有原因的,他和贾诩商量在武将大会和儒林文会上大开杀戒,诛杀各地不肯投靠自己的能人异士,为将来的天下路减少阻力。只是康鹏担心陈宫不能接受自己的卑鄙做法,所以故意把陈宫调开。

    董卓军会议一直看到半夜,康鹏实在累得不行了才回去休息。康鹏走后,李儒方才问贾诩道:“文和先生,你为什么不向太师提出你的下策?那样我们也不用多费周折了。”

    贾诩叹道:“太师面恶心善,爱民如子,又好大喜功,不到局面无法收拾的地步,太师是不会采用的。再等等吧,局面很快就会到那一步的!”

    李儒也叹了口气,素来心狠手辣的他都怜悯道:“希望如此,不过中原百姓有苦头吃了。”李儒又补充一句,“不过用中原百姓的灾难换取九州百姓免于苦难,也值。”

    ……

    康鹏开关让难民进洛阳避难的命令快马送到汜水关,汜水关守将徐荣松了口气,这几天他都不敢往关下看,每次看到关下那些蓬头垢脸的难民,衣不遮体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食不裹腹的绝望眼神,徐荣都有一种心如刀绞的感觉。徐荣出身寒微,是凭着军功一步步走到现在的地步的,经过的磨难让徐荣深深知道百姓的苦难,这些天他一直在节约自己的口粮,并且请求手下们也节约出粮食,抛下城墙去给关下难民,虽然是杯水车薪,但也让徐荣心中稍微好过一些。

    “打开关门!”董卓军准备完毕后,随着徐荣一声令下,坚固的汜水关大门缓缓打开,无数百姓蜂拥而入,徐荣一边指挥士兵维持次序一边对百姓大喊,“乡亲们,你们不要急,也不要乱,每个人领十个锅盔,就往洛阳去吧!董太师在那边准备好穿的吃的了,你们到了洛阳要听太师的安排,太师会给你们准备生活的!”

    灾民们扶老携少,跌跌撞撞走进汜水关,董卓军早已准备好数百个粮食发放点,饿极了的灾民颤抖着接过食物,便开始迫不及待的狼吞虎咽,甚至有人当场噎死。更多的人却是含着泪朝董卓军士兵磕头致谢,而董卓军士兵都会照徐荣安排那样回答,“不用谢我们,是董太师让我们这么做的,你要谢到洛阳去谢董太师吧。”

    与此同时,虎牢关前也是同样的情景,灾民们潮水般涌入虎牢关,接过董卓军发放的粮食,然后艰难的朝着心中是希望之地洛阳前进。只是樊稠、张济这俩坏小子可没徐荣那么清高,都是趁机为自己的后房中增添人手。

    ……

    “坏太师,快去给文姬姐姐道歉!”康鹏在外面忙了一天刚回到家,连水都没能喝一口,孙尚香就跑来找他麻烦了。“坏太师,昨天你把文姬姐姐弄哭了,去道歉,否则香香不理你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