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 现实-《清宫有毒》
第(2/3)页
我问:“当时……怎么样?”
小太监反问:“什么怎么样?”
谭嗣同好歹也算是跟我朋友一场,我内心里只希望他不要承受太多痛苦,同时,却也想得个究竟。
我道:“几位大人走得可安详?”
小太监一笑,讶异道:“安详?”跟着,又“咯咯”笑两声,然后道:“老佛爷在前一晚就给刽子手祭出了自个儿奉藏了多年的那把大将军。”
我疑惑,“大将军?”
小太监道:“就是钝刀。”
钝刀?
我疑惑看着小太监继续道:“据说第一个被行刑的是杨深秀杨大人,刽子手没有控制力道,一钝刀下去,血不停地往外冒,头却没有断,场面一度失控,人自然没有一下子就死去,只不过是看着血多罢了,一刀下去根本没砍多深,就这样连续重复了多次,这事在紫禁城早已经成为了奴才们茶余饭后的话题,还有谁人不知的,”说着,他叹息一声,“这哪里是砍头,根本就是生生锯头。”
我心一骇,忙问:“那谭嗣同大人呢?”
小太监道:“说到谭嗣同大人奴才还真是打从心底里佩服,大人当时说是被排在了第五个,换做旁人看到前面几人的惨状,一般都会感同身受体会到深刻的痛苦,面上大多都有凄惶之色,但大人却是面不改色,极有胆气,据说大人当时是被砍了三十刀死的,当时场面极为血腥,大人在被押入囚车,解往菜市口刑场时,曾昂首对围观群众说:‘为救国而流血,愿从谭嗣同始。’并亦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之言,康有仁大人因而也慷慨地高呼道:‘我辈为义赴死,中国自强之基在此矣。’”随后,小太监又道:“后来在刑部大牢里有人发现谭嗣同大人留下的一句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真是快慰淋漓!”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是!
这是谭嗣同的绝笔!
想通?
妥协?
过了一会儿,我终是将纷乱的思绪抽离回来,摇一摇头道:“你竟还懂诗?”
小太监摸了摸后脑勺,笑道:“奴才虽不懂得,但听着也觉得气势恢宏。”
默然片刻,小太监又道:“奴才今日逗留得太久了,若是主子没什么别的话要问,奴才就先告退了。”
我脑子如轮盘,飞速的想了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