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翌日清晨,段纶是鼻青眼肿、一瘸一拐的去上早朝...... “段大人你这是怎么回事啊?” “是被谁暴打了一顿吗?” “......” 当段纶出现在太极殿内时,就有三三两两的大臣来到他身边,“好心”询问道。 但可以明显看出,这些大臣们都是憋着坏笑。 显然,群臣之中,有些消息灵通的人已经知道了昨夜在晋花楼发生的事情。 段纶自然知道眼前的大臣们是故意来笑话自己的,当即哼道:“段纶的事情,就不劳各位大人们操心了!” 说完甩了甩衣袖,然后站到自己的位置上。 没一会,太极殿中除了“因公请假”的李恪没有来之外,其他大臣们都是齐聚,再一会,李世民也是到来。 李世民刚到太极殿,目光就落在了段纶的身上,显然已经有百骑司的密探将昨日发生在晋花楼的事情告诉了他,不过他也懒得追究这种事情。 毕竟段纶是与李恪一起去的,如果单单处理段纶,不处理李恪就有点说不过去,索性李世民就谁都不处理,让你们自己去解决。 “众卿,可有事情要上奏啊?” 李世民问道。 “陛下,臣有一事启奏。” 房玄龄站了出来。 “玄龄,何事啊?”李世民问道。 “陛下,下臣这里有份长安城参加【常举】的一份名单。” 房玄龄拿出一份尝尝的名单。 大唐的科举分【常举】、【制举】两种,所谓常举是指每年分科举行的科举,制举是指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科举。 由于常举和制举选拔人才的目的不同,因此在考试内容、考生来源、考试方法上有很大区别,而常举以其长期性、固定性的优点成为了科举中最重要的部分! 毫不客气的说一句,常举是大唐人才最重要的输入方式! 因此李世民对于常举十分重视,每次都要查看长安城,有哪里人参加了常举。 “去将名单拿给朕!” 李世民看着身边的老太监,吩咐道。 “奴才遵命。” 老太监连忙遵命。 别看老太监上了年纪,但腿脚非常利索,只是片刻,就将长安城参加常举的名单递到了李世民面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