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行了!行了!” 皇上状似无力的摆摆手。 “每日忧心忡忡,心力交瘁,朕又岂敢奢求万岁,百岁便足矣!” “林爱卿,退下吧!” “国学馆一事……” 皇上声音一顿,“待朝廷库银充裕,朕必支持。” “谢主隆恩!” 林祭酒立刻道歉,垂下的脸上嘴角一抽。 当今圣上虽然励精图治,是位明君。 可是天灾人祸谁也预测不了。 这些年,大齐朝连年水患,又逢边关战事,国库可以说是入不敷出。 待到国库充盈建盖国学馆,这事儿怕是……要等个几十年。 林祭酒抬头,一拱手,“启奏圣上,朝廷的难处臣等皆知。” “看到圣上每日忧心忡忡,臣这心里亦是酸楚。” “臣不忍拿此等事来饶圣上烦心。” “故而……臣打算以国子监之力,筹备国学馆,不需朝廷出一两银子。” 林祭酒说的掷地有声。 其他朝臣听了,纷纷转头张望。 “林大人此言可当真?” “林大人切莫冲动!” “林大人慎言啊!” 有忧心的,也有幸灾乐祸的,还有类似吃瓜群众看好戏者。 总之,众人的脸上精彩不断。 皇上一听也乐了。 “林爱卿想以国子监之力,在大齐国各个府城,筹备国学馆?” “回皇上话,正是!” 林祭酒郑重的点头,目光坚定。 “臣自知筹备国学馆,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所需甚巨。” “然终有尽时,一年不行便两年,两年不行便三年。” “我国子监先生众多,监生更是层出不穷,一届接一届。” “只要众志成城,终有完成之日。” “再者,大齐仍有大德大善之人,或许他们愿为天下寒门学子,提供一读书之所。” “如此这般……国学馆当可建成。” “林大人太天真了。” 一名老臣站了出来,摇头道,“南方灾害,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又有多少乡绅富户,愿意伸以援助之手。” “我看林大人,还是把心思放在国子监上,多教出几个栋梁之才,为皇上分忧才是正道。” “朱大人正解!” 另一名官员也同样站了出来。 “国学馆建盖,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