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宋青苑就和刘友话起了家常。 “刘叔,孩子怎么样了?”宋青苑问道。 她们之所以能买到刘友的地,还是因为刘友的小儿子生病需要钱。 “吃了药,好多了。”刘友脸上露出笑意,“在吃一阵药,就能彻底好起来,就是药钱太贵了。” 刘友叹了口气,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还要谢谢东家,给我这么一个挣钱的活计,要不然没了地,我们这一家子,都不知道怎么活了。” 宋青苑了然,对乡下人来说,地就是命根子,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卖地啊! “宋姑娘,这红薯要不要我帮你卖了?”刘友问道,“前段时间,村里还有人来收呢。” 红薯的价格,宋青苑也有打听过,平时零卖是一文钱两斤,大规模收的人,都是一文钱三斤收的。 宋青苑摇摇头,“价格太低,我不卖。” 何况,她对红薯早有打算。 “我还有些事,要和刘叔商量。”宋青苑看向刘友。 “我们进去谈!”刘友摆出请的手势,请宋青苑进了屋,二郎看见,也跟了进去。 刘友的女儿给宋青苑和二郎搬来凳子。 两人纷纷落座之后,宋青苑道,“红薯还要麻烦刘叔帮我晾晒。” “晾个差不多十五天或者二十天之后我再来看,这期间我希望刘叔多做些透风的筛子,做的越大越好。” “筛子我按照个数给钱,红薯的占地费就按一天五文给,可以吗?”宋青苑道。 “不!不!不!”刘友连忙摇手,站了起来,“宋姑娘和东家买了我的地,就是帮我们家。” “如今东家还让我们帮着养猪,就是对我家的大恩大德,不过是放个红薯,我要是再收姑娘钱的话,我就太不是人了。” 刘友态度坚决,说什么也不肯收占地费。 “红薯,姑娘就放心的放在我们家,我保证帮你晾好了。占地费啥的就不要提了,再提就是瞧不起我姓刘的。”刘友大声道。 二郎捅了捅宋青苑的腰,“在农家放个东西,哪有收费的,也不知道你脑子里在想啥。” 宋青苑笑笑,在现代确实是要收钱的。 “那就麻烦刘叔了。”宋青苑道。 “不麻烦!不麻烦!”刘友摇头。 宋青苑把手伸进斜挎包中,拿出一块香皂,一块肥皂,“这个给婶子和两个姐姐用吧。” “这是香胰子?”一道惊呼声响起。 是刘友的大女儿,刘梅,今年十四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