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你要去当兵?” “是的,我要去,我从中州而来,就是来抗倭的。”林孤生认认真真说道。 这下,三个山贼大眼瞪小眼,都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 淮阴以南,潘家寨。 吴北军事冲突爆发了数日,陆仟一直在等待,现在等不及了,各地蛰伏的军队都骚动起来,晚了可就连汤都喝不下了,但毕竟是犯险之举,陆仟缺乏谋士出谋划策,始终摇摆不定,下不了决心。陆仟心里烦躁,点燃一支烟,吸了一嗓子,这时,一军士匆匆进来,跪下行礼:“启禀将军,暗哨打探,传来军情,说是昨天夜里,有不明军队攻打淮阴,数量庞大,不少于五万。” 陆仟掐灭烟头,瞠目结舌:“什么,多少人?五万?” “是的。” 城里本来就陷入了内乱,吴北军袭击东瀛军,各地的豪强也都暗中支援,现在又冒出来一支五万人的部队,陆仟怎能不吃惊? “他娘的,不管是谁在打淮阴,咱们必须也帮帮场子,不然到时候淮阴收复了,咱们半点好处没捞到……”陆仟嘀咕了一句,吼道:“传我军令,命上10旗,中10旗准备,随我出征,响应盟军号召,收复淮阴。” …… 紫竹林。 刺杀行动出乎意料般的顺利。 习深死了,带着他“梦寐以求”的权力死了,死在了东瀛人为其举办的大殿上。在他死后,江东震惊,这才明白他的意图。 习深洗去了自己卖国贼的骂名。 他将扬名青史。 诚然,当初若非习深投敌卖国,暗中和东瀛人沆瀣一气,使得盟军瓦解,让东瀛人顺理成章占据江东全境。可现在发生的事情让所有人都打了脸。 有人认为,习深是假意卖国,实则是寻找机会,伺机而动。其一,当时林孤命兵败广陵,盟军群龙无首,纪律散乱,不堪一击,让盟军退兵是不可能的,习深便佯装投敌,使得盟军主动退兵,实则是保存实力,避免更大的伤亡。他知道,上杉祁离开广陵后,东瀛内阁和军府会空降一大将来广陵指挥战争,习深不想看到那个以卵击石的场面,便退而求其次。习深当了东瀛人的傀儡吴王,让倭寇放松了警惕,本间千鹤子派调集了各军团驻扎吴北郡与吴北军协防,这正是中了习深的下怀,他用这种方式,既保存了吴北军的底蕴,没有完全沦为伪军,又使得东瀛盟军分散了兵力,可逐个击破。据不完全统计,此时此刻,有超过十万东瀛军滞留在吴北,陷入了战争的泥潭无法逃逸,等待他们的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也有人认为,习深卖国是真,投敌也是真,他知道自己这个傀儡王当不长久,最后的结果也是被本间千鹤子压榨完了利益而赐死。与其坐着等死,最后背负千古骂名,不如主动出击,还能谋一个好名声。 不管怎么说。 习深是预谋已久也好,是走投无路也罢,他做到了,他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下了一步棋,缓解了局面,瓦解了东瀛人占领吴州的雄心,激发起了吴州有志之士抗倭的决心。 几家欢喜几家愁。 袁棘和姜子期却闷闷不乐起来,原本***深,是为了增加传教士在吴州的影响力,激发起百姓的抗倭决心,可结果事与愿违,现在普遍人认为杀习深的是本间千鹤子,将本间千鹤子描绘成一个生性多疑、性情暴虐、喜怒无常的小人,将习深描述成慷慨就义,为国为民的好官,如果这个时候传教士出来澄清说***深的是他们,那就会被百姓排挤,甚至是唾沫。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 计划落空,反而使得事件往另外一个方向进行,袁棘整日唉声叹气,大呼可惜。 陈词看到这个结果,也是忍俊不禁,这就是典型的偷鸡不成蚀把米,本来,百家人的目的是想***深,使得吴州百姓都明白传教士的壮举,继而深化人心,现在好了,战争反而加剧了,各路盟军都起来捡便宜,可以想象到,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处于开战状态。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