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贾环忙递了递茶水,面上也热切了。 王仁再道:「也就是看在兄弟你的面上,才把这大好的事同你说。朝廷历来是不许洋夷上岸的,言语怪异,面容丑陋不说,还信奉景教,最爱聚众生乱。而海商人家两手倒卖,地方赚一份,洋夷手里再赚一份,本来是盆满钵满,如今新政准洋夷上岸了,谁肯答应?」 贾环仔细听了,赞叹道:「这么说,新政的祸事不小,亏了仁大哥好见识。」 王仁道:「依我看,贾琏不会一直在东南压着,或一年半载,或三年五年,总是要闹出事情来。到时候咱们做了大商,各种事都好做,早就早跟着闹一闹,晚就晚跟着闹一闹,朝廷里总有忧心害怕新政的大臣找咱们。」 贾环登时反应过来,讶然道:「新政是国公爷的,咱们这样做,不是要害了那边?」 王仁对此嗤之以鼻,道 :「这算什么,以为别人打探不到?贾琏不待见你也就罢了,又把你娘贬到石头城里吃苦,咱们不靠他们夫妻,自己想法子做个官,也成过错了?」 也是这几天贾环奔走开释亲娘,王仁又有心关注这边,便探听到了赵姨娘早年间被赶来金陵的事,在这时讲出。 贾环犹犹豫豫一阵,原本热切的心却还是消了。 得罪国公爷贾琏去做官,远不如借着请老娘回京的风,去乐善王府找亲姐姐探春帮忙。 心中拿定了主意,贾环道:「我出门的机会又少,跟着做什么大事就算了,还不如谈一谈生意,东边沿海的银子真就那么好赚?」 王仁虽说遗憾,但还是打起精神道:「好赚!门路我都找好了,就少些打点的本钱,这才来寻亲戚。」 贾环估摸了一下自个带来金陵的银子,半响后抬头道:「我拿一千五百两银子出来,算借给姨哥哥的。」 「这……借?」 「仁大哥用不上?」 「可别,就当是借的也好。」 「咱们按规矩来,明年这个时候还两千两给我就是。」 「这是几分利?自家亲戚,怕是多了些。」 「那就两年还两千四百两,不成便不成,成就找林大管家立个字据。」 …… 王仁忙前忙后,总算借到了一千五百两银子,带上加上其它借来的银子兴冲冲往松江府过来。 只是白在人前张扬了眼见。 年关还没到,就倒卖丝绸亏了一千五百两,没心思回金陵过年, 第二年年初,又因为拒税,被太师府长史甄珏批令抓捕,拿货物抵了税去,才将一穷二白的王仁放了出来。 明正了典刑,浦东新县各路商户见这惨状,又听闻贾太师在闽地打赢了仗,纷纷主动缴税不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