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主人,第一台太空电梯组装完毕。” “嗯,我知道了。” 唐锐听到红莲的汇报之后,放下手中的设备,拿起旁边的电话,给航天指挥中心打了一个电话。 “唐院士,您好,我是今晚的值班人员王波,请问您有什么指示?” “第一台太空电梯制造完毕了,明天我就会发射空港空间站的组件,到时候需要五到七名值班人员常驻太空电梯,你们记得安排一下。” “好的,唐院士,我记下了。” “好,没别的事情了。” 唐锐挂断电话,继续组装手中的设备零件。 太空电梯的问题,那都是小问题,他一点都没有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 眼下最关键的问题,是那颗黑矮星。 通过半个多月的不间断观测,全球科学家都在研究那颗黑矮星。 其中最大的问题。 就是黑矮星的形成原因。 这颗即将到达太阳系的黑矮星,其表面温度已经降到5000K以下。 这是什么概念呢? 每个上千万亿年的时间,黑矮星就不可能自然演变到这个程度。 排除自然演变的原因。 那么就剩下一个可能,人为干涉的原因。 全球众多顶级科学家在经过长达半个月的头脑风暴后,建立了一个模型。 那就是一个亿白矮星为核心的能源模型。 假设。 一个高科技文明能够制造出屏蔽引力的约束装置,那么他们在捕捉一颗白矮星后,把这颗白矮星作为能源进行抽取。 在这种情况下,一颗白矮星能够提供多少能量? 答案是一颗太阳质量大小的恒星,在寿命时间内辐射总能量的三十万倍。 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 但实际,一颗白矮星在一千万亿年所能散发的能量,确实比恒星要多得多。 尤其是这种能量,是可以加速提取的。 不是跟戴森球一样,只能被动的等待恒星的辐射,每天所获取的能量是恒定的。 白矮星作为电子简并态物质组成的星球,是可以通过特殊的手段,来增强其能量爆发的功率的。 这个手段,唐锐都有。 其原理就跟星球磁场能量转化技术一样,只不过更加高级一点。 其中的技术差距,就相当于是氢弹跟可控核聚变,两种原理相同,难度却天差地别。 也就是说。 现在全球科学家们都认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