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千里献计-《大汉帝国万岁》
第(2/3)页
李励起身言道:“在下并不是什么名人,将军不知晓也属正常。但是我的祖上是飞将军李广,曾为汉武帝征战匈奴,颇有微功,后因家道中落,后人未曾出仕。如果不是黄巾军太过猖獗,使天下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下也准备终老于山林之间……。”
“原来是李广将军的后裔!”
李励道出身份,朱儁的眼神立马就变的不一样了,就像看到美女珍宝,盯着李励仔细的打量。
朱儁还想再询问一些关于李励身份的事,李励却道:“将军,前方战事不顺,您就不担心皇甫嵩的军队,会被黄巾军吃掉吗?他们已经被围险地十余日了,能否听在下说一说破敌之策?”
“好,你且说来!”
李励对这段历史非常熟悉。
当即走上前,指着地图比划道:“将军请看,颍川除了朝廷大军,还有很多地方军,其他地方军,实力弱,不堪重用,但是在许昌城下的曹操所部,绝对是一支精锐之师,何不请他来援?此外,皇甫嵩的大军,虽说被围了,却并非毫无战力,他们只是不敢独自面对十几万的贼军,如果有一支兵马,从后方杀过去,与他们会合,我相信皇甫将军定会积极响应,给敌人沉重一击。”
“嗯嗯!”
皇甫嵩与麾下众将都点了点头,显然赞同了李励的分析。
皇甫嵩示意李励接着说。
李励也不墨迹,将历史上取胜的过程,直接道了出来:“我们先派人联系曹操,定好日期,让他从东面攻杀黄巾军。将军可亲率一支铁骑劲旅,趁夜绕袭后方,击溃后方的黄巾军,与皇甫将军会合。至于剩下人马,可以从西面佯攻。如此,黄巾军三面受敌,形势必危。一旦黄巾军战败,必往南逃窜,将军可派出一支伏兵,不需要多,千人足矣,伏于斜林一带,这里山林茂密,沟壑纵横,最适合伏兵。但见黄巾军败退过来,便万箭齐发,必叫贼军有来无回!”
听李励献计,如同听一场大戏。
最重要的是李励那自信的眼神,就好像在告诉他们,一切都在掌握中。
朱儁身经百战,阅人无数,还从未遇到过这样的能人。
“你说你叫什么?对不起,刚才我实在没记住!”朱儁问。
“在下李励。”
“有表字吗?”
李励想了想,现场取了一个:“字文君。”
“文君不愧是李广将军的后裔,深知兵法韬略,不知可愿留在我营中效力,将来剿灭贼军,本将亲自为你请功!”朱儁没有急着去实施计策,反而在第一时间向李励抛出了橄榄枝。显然在朱儁的心里,李励的重要性,比剿灭贼军还大。
李励原本就是来投奔朱儁的,即便朱儁不开口招揽,他也要留在军中献计,以期早日平定黄巾。
此时他并没有多想,拱手道:“文君愿听将军差遣!”
“好!哈哈哈……。”能得到这样一位知晓兵略的人才,朱儁十分的高兴,当即就要喊人去准备酒菜。李励却是提醒道:“将军,前方将士危在旦夕,我们在这里喝酒不好吧?何不等击退了黄巾军,再痛饮不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