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第二境界,便是对学问的执着追求,无悔付出。” 说到此处,庄舟再次停了下来。 这时,李承乾也忍不住感慨说道: “庄少师,所以如你所说,这第二境界,便是一个‘守’字。 坚守自己的信念,哪怕为之付出一切也在所不惜。” “太子殿下说得极是。” 庄舟跟着继续道: “至于这第三境界,便是‘得’,便是方才那首词中所写: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句便是说,在经过千百次的搜寻、努力过后。 不经意间,却发现自己所追寻的东西,其实就在眼前。 而要达到这一境界,必须要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 自然而然便会豁然开朗,有所发现,有所成就。” 一番话落。 李二、李承乾、孔颖达等人已是听得目瞪口呆。 如此对每一个境界,用一首词句做深层次的解读。 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 可仔细一想,却又觉得极为难能可贵。 尤其是这三句词都没听过,可水准极高。 每一句,明面上看似在谈情说爱? 可细细一度,分明便是在说学问。 难不成这是方才妙手偶得? 想到这里,孔颖达便又忍不住问道: “敢问庄少师,你方才所说三句词出自何处?” 庄舟微微一笑,沉吟片刻后,才缓缓开口: “这三句词,其实并非出自我之手,而是我借用他人佳作。” 孔颖达等人闻言,皆是露出了惊讶之色。 他们原以为这三句词乃是庄舟妙手偶得。 可谁知,庄舟竟不据为己有。 而是直接说出借用他人之作。 这倒有些古君子坦荡荡的味道。 “哦?庄少师倒是豁达,不知这三句词是出自何人之手?” 李二更是好奇地问道。 “回陛下!” 庄舟答道: “这三句词,乃是分别出自名叫晏殊、柳永、辛弃疾三位词人之手。” “?” 孔颖达等人皆是露出了疑惑之色,显然对这三个名字完全就没听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