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细细咂摸。 一字一词的品味。 只听有朝臣忍不住直接又念了出来: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沉默。 无尽的沉默。 似乎所有人都沉浸其中。 久久不能脱离出这样的意境之中。 其实,对孔颖达来说。 仅此一句,他早听得连连颔首。 不由得,开始做起了点评: “初听此诗一句,会误以为这是在写情爱。 可细细一品。 这远非是情爱可以比拟。 可以说,‘人’在此处,并非实指人。 更是可以看着为友谊、功名,甚至是对人生抱负的追求。” 说着,孔颖达竟是一番惆怅,感慨起来: “当世人历经千辛万苦的找寻后。 突然回首。 竟才发现那个一直在寻找的人或事物,其实一直就在身边。” 我靠! 厉害啊! 庄舟不得不说佩服。 这孔颖达还真是有两把刷子。 对庄舟来说,他当然知道这首词更深层的含义。 这可是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人生三境界中的,第三境界。 “庄少师,怎么?我说的可是不对?” 见庄舟一脸沉思状,孔颖达竟是直接问了出来。 “不,孔老先生说得极对!” 庄舟浅浅一笑,这时显然也带着一点酒意,跟着解释说道: “我曾在书中见过,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话落,立刻便引来孔颖达的追问: “哦,是哪三种境界。” 谈治国兴邦、为国建设,孔颖达自认不如庄舟。 那些理念太过超绝,根本不是他所能想象得到的。 可要说,这做学问。 他孔颖达可是谁也不服。 庄舟倒是也没多想,只当是把自己知道的一点浅薄知识,随口说了出来: “这第一境界是‘立’、第二境界是‘守’、第三境界便是‘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