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让季青没想到的是,唐城那边的救灾还没有结束,他就迎来了粤州日报的记者。 记者知道五星制药厂已经接连送了两批药去唐城了,都是目前灾区紧缺的药。 记者说据他们所知,没有人下单这些药,那么制药的成本谁出的。 采访过程中,粤州日报的记者询问了各种问题,还去了山上社员们种的药田拍照,又随机采访了好几个社员和制药厂的工人。 还尖锐的询问了他们对季青这个厂长的看法。 得到的全都是正面的评价,粤州日报的记者很清楚,他们来采访之前并没有提前通知,主打一个真实。 没想到询问了社员和工人,知青们,他们对季青的评价都很高。 而季青也任由他们询问,没有半分阻拦。 到了最后采访季青时,闻到五星制药厂有如今这个规模,他有没有觉得辛苦,还有功劳甚大。 季青听了后,看了记者一眼,觉得这家伙肯定是来找事的。 他笑着说:“五星制药厂能有今天这样的规模,最大的功臣并非我,而是第一任厂长以及我们的周书记,当年是他们两人力排众议,开始办厂。” 紧跟着,季青就说起当年办厂和争取生产线的各种不容易。 说完这些后,他又说:“其次,就是制药厂的工人们。” “他们齐心协力才有制药厂的今天。” “还有种药材的社员们,他们都是五星制药厂发展成今天这个规模的大功臣。” 粤州记者没想到季青居然把所有的功劳都往别人身上套,硬是没有提他自己。 他问:“那你觉得自己有功劳吗?” 季青闻言轻笑一声:“我是摘桃子的人。” “至于我有没有功劳,不应该由我自己来评价,你问我,我肯定觉得自己尽力去做到最好了,我觉得自己是有功劳的。” “你如果想要听到真实的评价,应该问问厂里的工人,他们的评价才是最中肯的。” 粤州记者闻言也忍不住笑了:“季厂长,你对自己的定位是摘桃子的人,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你对制药厂第一任厂长俞菀卿同志的评价特别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