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上映四周的《唐人街探案2》总票房来到46.2亿。 作为非热门档期上映的电影,这个成绩无疑是十分优秀的。 无数业内人都对这个项目馋的直流口水,《唐人街探案》这可是系列电影,经过前两部的口碑酦酵,无数影迷都在期待《唐人街探案3》。 可以预见只要导演不作死,这部电影票房就不会低。 中影大楼,刺培康正坐在办公室老板椅上,拿着2017年前11个月华夏电影票房统计报告,仔细的翻阅。 报告上醒目的黑体数字562.9亿刺激着他的心神。 按照这个票房趋势,今年华夏电影总票房突破600亿大关已是稳稳的。 按照现在美元6.548的汇率,2017年华夏电影总票房大约是92亿美元。 “唉!和米国电影市场相比,还是差上不少。”刺培康放下手中报告,无奈的叹了口气。 米国这些年电影市场趋于稳定,基本都维持在110亿美元上下,几乎没有波动。 92亿和110亿相比,有百分之20的差距。 虽然差距明显,但刺培康并不气馁。 华夏电影市场这几年都是以百分之15以上增速扩张着,如果加把劲,或许在2018年,华夏电影市场就能超越米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票房。 想到华夏电影市场在自己的带领下,成为全球第一,刺培康内心就忍不住一阵激动。 这可是实打实的政绩,只要这个目标完成,自己副部级的退休待遇应该稳了吧? 现在圈内都在说,杨浩有两位伯乐,一位是韩三品,一位是刺培康。 是他们在背后的支持,才让杨浩有了如今的成就。 面对这个论调,刺培康嗤之以鼻。 普通人才或许需要伯乐,但像杨浩这样的天才,哪怕被掩埋在沙漠里,也能发出奕奕金光。 今年华夏电影市场的六百亿,《诛仙》、《我不是药神》、《唐人街探案2》,这三部电影票房就高达130亿,占据华夏总票房的百分之22。 哪里是自己成就了杨浩? 分明是杨浩成就了自己。 这年头有了成绩不能闷头发财,还需要学会宣传,要让上面领导知道,不然成绩再好也是白搭。 刺培康看着站在一旁的秘书,心念一动,指着手中报告对秘书说道, “根据这些数据写几篇文章刊登出去,然后让媒体帮忙炒作炒作,一定要让所有人都知道。” 有了刺培康的这句话,秘书立马就去执行。 “截止2017年11月30日,华夏电影总票房已经达到562.9亿,和米国电影市场总票房相比,仅仅相差百分之20,预计明年或将赶超米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票仓。” 腾讯、搜狐、百度等等互联网媒体,燕京晚报、燕京青年报等等线下媒体争相报道这一事件。 而刺培康作为中影的掌舵人,也频频被这些媒体报刊提及。 刺培康一时间风光无二。 华夏有着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华夏是民族荣誉感最强的种族。 过去的几十年,无论体育、文化、经济、军事哪一方面追赶上米国,都会迎来无数华夏人一阵的欢呼。 而如今华夏电影市场赶超米国在即,无疑是激发了无数国人的民族荣誉感。 随着这股热度的升级,有关杨浩的信息也被人挖掘出来。 “2017年,杨浩出品的三部电影《诛仙》、《我不是药神》、《唐人街探案2》,这总票房高达130亿,占全年总票房的百分之22。” “2014、2015、2016、2017连续四年,杨浩出品电影都占据华夏电影市场的百分之20以上。” …… 一家民营公司,出品的电影票房占据全年票房的百分之20,用华夏票房的擎天之柱来形容杨浩也不为过。 这可是130亿啊! 以前杨浩还只是被媒体称为百亿出品人。 现在用这个称号称呼已经不恰当了。 《夏洛特烦恼》、《西红柿首富》、《绣春刀》、《魔女》、《诛仙》、《我不是药神》、《唐人街探案2》等等,杨浩出品的电影总票房已经突破300亿了。 三百亿出品人实至名归。 民族荣誉感爆棚的国人为华夏电影市场繁荣而骄傲,众多粉丝为杨浩电影成就而呐喊。 一时间,杨浩的微博下出现无数的评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