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287章 新地球之貌(有彩) 陈平生国外的第一站,就是霓虹。 这里曾经是许多人鼓吹的精神之城,被认为具有仁义礼智信的完美国度,是无数亚洲人的梦想之地。 可惜事实证明这只是一种错误的吹捧,在面对未来和现在的抉择中,霓虹人充分发挥了自己见小利而忘大义的民族性格,把一切都推给了后代们。 可能还有人在积极奔走,想要挽回这无能的政策决定,但事实是一切木已成舟,海洋承受了人类的一切。 但这早晚会重新还给人类,或许几十年后,人类就会尝到这一苦果。 只能说很多人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选择了短视。 为了彰显自己的政策的正确性,这一片被污染的区域并没有进行封锁,各个国家的电视台都在此进行过报道。虽然不能深入,但即便是站在外沿,就已经从海面上感受到了那与原本海绵颜色截然不同的液体正在源源不断的进入海洋。 “嗡!” 无人机如之前一样高飞,纪录片的摄像机也随之转移到陈平生手里的遥控器上。 当所有人看清那淡蓝色的海洋,被大片灰色的痕迹覆盖,甚至形成了一条泾渭分明的分界线后,一时间也都默默无言,心情沉重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就是现状,也是最直观的展示。 在这张照片面前,想必只有那些内心盲目的拥簇们,才会闭上眼睛,张开嘴巴说出一些不会影响海洋生物的胡话。 而在拍摄完海面的照片后,陈平生又与宋清聊了半天关于作品的理念话题。 之后剧组里的大部分人就回到了国内,只有摄影师、录音师和导演宋清跟着陈平生赶奔下一个国家。 美国,佛罗里达州,莱克兰附近的5号磷尾矿。 陈平生在摄影界的人脉在这部作品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为很多业内的摄影师在得知陈平生想要拍摄关于环保的题材后,纷纷通过影圈给他发来了不少参考图片。 这虽然不是他第一次尝试用影圈来获取信息,但却是最快的一次。 在拍摄前,他收到了几百条有用的消息,有粉丝的,也有摄影师的。 他和黄蓼将这些地点整理归纳后,最终选择了一些可以拍摄的地方,其中美国就有很多值得拍摄的场景。 比如眼前这个巨大的宛如奇迹般的磷尾矿。 这附近的地质环境是非常干燥的,土地都是大片大片的土黄色,只有磷尾矿银白色的外表裸露在外,是这附近几公里唯一的点缀。 而当无人机升空后,这一幕又变得更为壮观! 只见如丝绸般纹路的土黄色地面上竟然镶嵌着一柄银白色的“叶子”,那叶子从中心向四周发散着纹路,且还有黑色的“叶柄”直通中心,这让其看起来既像是叶子也像是圆扇。 当这样一张照片被拍摄下来时,所有人都感叹大自然与人类之力的奇妙组合。 竟然可以在毫无预想的情况下,在土地上绘制出如此壮阔的图画,简直太过于巧夺天工,鬼斧神工。 可这还不是结束,当他们离开莱克兰,来到科罗拉多河三角洲,升起无人机后,又看到了更加蔚为壮观的画面。 那些干涸的河流露出黑色的河床,在棕灰色的大地上缓慢爬行成叶片的纹路,它们看起来像是枯萎的树,又像是土地这片叶子的脉络,只有亲眼目睹,才能理解这是一种怎样的震撼。 “我还从未想象过这样的景象。”宋清的头发被狂风卷起,衣服哗哗作响,这里的天气有些变幻无常,让人不是很适应。 “是啊,太牛了。”摄影师表示自己学到了,也见识到了。 跟着陈平生这段时间,他也是学到了不少东西,虽然隔行如隔山,但摄影和摄像本身就是一母同胞的兄弟职业。 常人看来肯定会觉得拍摄电影或纪录片比拍照更难更累,更累是肯定的,因为纪录片是有时间属性的,是段落式的拍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