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回到童年(有彩)-《重生之顶级摄影家》


    第(2/3)页

    别看老布鲁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但整个人还是挺精神的,身体状况也还好。

    分工完毕后,陈平生就陷入了一整晚的思考。

    不断地根据老布鲁的回忆画出自己想要的镜头,就连睡觉后梦里都在想着一些镜头要怎么实现。

    等到第二天,大家依然在准备。

    黄蓼看着陈平生的画,把前两天所需要的道具和假人全都搬上了山坡,用防雨布遮挡了起来,这样是为了更快的完成转场工作。

    虽然陈平生没有具体吩咐过,但她知道要怎么节约时间拍摄。

    这也是陈平生最喜欢她的一点,主观能动性非常强,从来不会抱怨自己做的事情多,反倒是经常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事情做。

    而且也不会等着他开口,会自己去把该做的事情安排妥当。

    这就是助理最重要的特性,无论任何行业的师傅,都不会喜欢一个只懂得听话做事,而不去思考如何自己提前做好的人。

    陈平生把几天的镜头画完后,又和老布鲁去了趟镇子里,找到了他的老家朋友们。

    因为这部影集不会只有假人,所以就需要找一些年龄在十几岁的孩子,作为模特进行拍摄。

    陈平生让老布鲁选一下和他年轻时最像的人,他最后选择了一位淡金色头发的小男孩,名字叫约里斯。虽然他的年龄才八岁,但看起来已经有些早熟的样子了。

    这和国内也一样,现在随着营养摄入的增多,孩子们的身高和样貌也比他小时候长得更快。

    他还记得仅仅一年时间,小侄女的个头就从他的腰部窜到了胸膛。

    再次见面的时候差点没认出来她。

    确定好了人选和拍摄时间后,陈平生还付了一小部分定金给孩子的父母。

    等他们回到山坡上的别墅时,已经是黄昏时刻。

    “东西已经准备好了。”黄蓼看到陈平生坐在院子里后,就走了过来,坐在他身边。

    她穿着拖鞋,白皙的脚趾上没有涂什么指甲油,陈平生抬眼看她,发现原本齐耳的短发又长长了一些。

    “那我们明天就可以拍摄了。”陈平生笑了笑,觉得每次拍摄就是一次未知的旅行,你不知道会看到什么,然后何时驻留,最后收获到什么。

    “感觉自从跟着你拍摄,去了好多地方,每天都很新奇。”黄蓼有些感慨,自己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

    短短半年的时间,已经见识了各种拍摄情况,各种摄影大师,以及其他领域的名人。

    这对于她的视野而言,无疑是具有非常重大的利好的。

    也让她在拍摄上,显得更加游刃有余。尤其是跟着陈平生学习了他的拍摄手法后,现在黄蓼已经不再考虑自己要用什么方式去拍,而是更多的思考自己要拍什么。

    所以她这段时间除了忙活陈平生的事情,也在忙活自己的影集,每到一个地方,每到一处房屋,她都会拿出相机寻找一些拍摄角度。

    “咔嚓。”

    就比如现在,她把拍摄好的照片拿给陈平生看。

    陈平生沉吟片刻道:“我觉得元素还不够多,虽然里面有墙、推车和柱子,但墙的存在感过重,可是它的颜色却无法达到统领全局的作用。”

    对于照片的颜色,有两种拍法。

    其一是让一个颜色作为最关键最吸睛的点,这样做的好处是即便其他颜色很杂乱,也不会影响观感。

    其二是让所有颜色均匀分布,占比相同,这样的拍法容易让观看者视觉疲劳,所以更考验摄影师的功力和调色水平。

    而黄蓼采用的就是第二种方法,她不需要观众专注于盯紧某一个细节,她想要达到的就是哪里都可以看,哪里都有细节可以说。

    这很难,也很抽象。

    普通人是无法理解这种拍摄方式的,即便是名家照片放在他面前,他也看不出这和随手拍的东西有什么区别。

    但这就是艺术,大众艺术是艺术,小众艺术也是艺术,专注于拍摄理念的艺术,仍然是艺术。

    虽然普罗大众总说艺术就是看不懂的东西,是艺术家的无病呻吟。

    可任何有门槛的东西,在没门槛的思想里都是这样,艺术专注的是个人风格的表达。

    只要伱坚持你自己的风格,并且认真的完成作品,那就是艺术。

    但不是所有艺术都能获得认可,被艺术家及大众理解。

    当然,那些故意低俗吸引眼球的东西,需要被抵制,可对于概念类的艺术,它本身的晦涩难懂,其实恰恰是优点所在。

    这也是一种筛选,不只是观众在挑剔艺术品。

    艺术家们也在挑剔观众。

    黄蓼的作品注定只是曲高和寡的存在,但她本人对此很乐在其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