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次他们准备使用的相机,是宾得67,是政志的相机。 之所以没有使用陈平生自己的相机,是因为这部作品他不打算单独完成拍摄,只准备拍摄一部分,然后将剩下的照片交给浅田政志。 因为浅田政志在这部影集上下的心血,远比他更多,他只是提了一个创意,而具体的实施和准备都是政志自己完成的。 更不要说还有其家人的配合。 陈平生本来是想让政志自己拍摄的,他写个序言即可,但政志没有同意,非常执着的想让他来拍摄。 即便陈平生和他说这部作品会给他带来很大的名气时,他也依然坚持。 拗不过他,陈平生只能答应下来。 不过等到这部作品排版编辑出版时,两个人的名字都会在作者列表,也算是陈平生第一次尝试和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一部作品。 把相机调试完成,黄蓼也把灯具都拿了出来。 这次来霓虹他们可是把家伙事都带着了,因为本来就没准备太早离开霓虹,好不容易来一趟,自然要创作一些作品再回去。 “我们先拍摄哪里?”黄蓼今天穿了一身浅黄色的冲锋衣,里面搭配着黑色的吊带,她的身材一直很好,尤其是健身之后,更让人觉得充满活力。 “我们先从门口开始拍摄。”陈平生拎着相机出了院门,把宾得67的镜头对准了浅田家的门牌。 这部作品,在陈平生的规划里,将会采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头会有一个介绍。 门牌照片就是其中一张。 “咔嚓!”调整好角度,陈平生按下快门,中画幅相机立刻发出清脆的声音。 而就在这时,已经收拾好的浅田家人也终于走出了屋子,来到了院子里。 “嘿!看我!”哥哥政宗炫耀的举起手中由父亲制作的木板,上面有一个大大的红色箭头,似乎是在指向某个方向。 浅田家的人都穿着很地域化的服饰,就是当地渔民的服装。 良子和浅田有野的头上带着斗笠,政志的身上则穿着一身黄色的马甲,上面写着各种文字。 “他们看起来就像是去打渔一样。”黄蓼笑着说道。 “很不错。”陈平生话音刚落,浅田有野又从仓库拿出来一个欢迎的旗帜和一个橘黄色喇叭。 “老师!我们已经全部准备好了!”政志快步走到陈平生身边。 “那我们就出发吧!”把脚架收好,陈平生率先走出了浅田家门。 他们的第一站是去高速公路口。 这也是《浅田家》这本影集的开头第二张,作为引导的照片。 一共开了两辆车,因为这里的地区并不大,所以陈平生在车上就坐了几分钟,几个人就到达了目标地点。 下了车,政志立刻对着家人们开始布置起来。 “对,妈妈,你坐在栏杆上就可以!拿着喇叭很好!” “爸,你举着旗帜吧。” “哥哥!你不要抽烟!你要把牌子拿在胸前!” 对于家人们,政志是否熟悉他们的脾性,所以每一个位置都是针对他们个人做出的。 等到其他三人站完,政志也跑了过去站在他们左侧。 陈平生看了看构图,然后说道:“政志你稍微站的高一点,有野先生,你也是。政宗你不用,你站在底下就可以。” 之所以让他们每隔一个高一些,是为了做出高低差。 拍摄合影有很多出彩的技巧,让人物错落有致,呈现出高低差,就是最经典的技巧之一。 还有距离的控制,比如让部分人物靠近镜头,让其他人远离镜头,实现一种大小的规则构图。 这些都是很有用的拍摄技巧。 只是许多人在生活里习惯了学生时代起就一直惯用的平拍,才导致很多照片看起来一点也不活跃。 很多人喜欢霓虹摄影师拍摄的学生照片,青春照片,并将其冠以日系风格一说。 但技巧是共同的,日系风格最大的特点不是色调,不是构图,而是对于拍摄尺度的拿捏,以及形体表情的夸张运用。 看过日系风格照片的人都会觉得那些模特怎么如此自然,怎么可以做出如此做作的动作而不显得尴尬,这就是精髓所在。 也是霓虹民族所有作品都有的内在核心,无论是文学还是影视,霓虹人就是有一种能把尴尬的事情,尴尬的话,说成中二的特殊技巧。 哪怕他们的生活中其实也充斥着冷漠与隔阂。 但也正因此,夸张成为了他们打破这种冷漠的特殊方式,被他们熟练的运用到了各种作品中。 等四个人摆好姿势后,陈平生又说道:“大家自然一些,就把自己真的当做是欢迎的人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