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正常数码拍摄的,也有胶片拍摄的,还有完全是后期合成的。 并且在表现形式上也大相径庭,从黑白到彩色,从直拍风格到虚拟电子风格,甚至还有印刷、漫画形式的长江局部。 这些表现形式融汇在一起,看起来令人眼前一亮。 “这是谁的作品?”纪老师好奇的问道。 “这是在网络上征集的,它的创作者是北大的一个摄影班全体同学。”任风雨为其介绍道。 说实话,他在刚收到这张作品时也非常意外,因为这张作品非常具有现代风格,混搭,年轻,有自己的艺术表达。 并且还是集体创作,放在博物馆里,就注定是最显眼的作品之一。 所以他已经在考虑如果这张作品没有入选,就单独再给它找个地方摆放。 不过无需任风雨多虑,纪老师和身后的专家们在看过这张作品后,也一致认为,不能让其埋没。 “虽然创作技艺还很稚嫩,但我觉得仍然值得肯定。”纪老师点了点照片:“主要就是照片的曝光和色彩,没有达到一个和谐的搭配,和其他的小方格比起来,不足够出彩。” “另外这里的漫画风格,其实有些过于突出了,不够融洽。”另一位专家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果换成国画,或者山水画风格,我觉得会更好一些。” “还有这里,是明显的波普艺术,可是放置的位置太靠上了,让整张作品的重心有些跑偏了。” 方艺把各位专家的评语一一记下,因为小方格的形式,这部作品是最好修改的,所以只要把这些问题一一改掉,进入博物馆是没什么问题的。 看完了这张后,他们继续向前走,然后就看到了摆在墙边的一张巨大照片。 “《长江二号》。”纪老师先是看了看名字,然后稍微往后退了几步,整体的看了一下照片的内容。 乍一看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专家们只是觉得这细致无比的长江江景,以及两侧延绵的山脉和一望无际的土地,令人心旷神怡。 但后又觉得似乎哪里不对劲。 专家团里对摄影最有研究的王教授忽然开口道:“这张照片里,没有人工痕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