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182章 签售 影展 不同的四木 通过改拓文的口述,陈平生才知道在《鸦》的销售首日,贡献出最大力量的,赫然是一群年过半百的老头子们。 他们有的来自于各大城市的摄影协会,有的则来自热爱摄影的小团体。 但无论出自于哪儿,他们都表现出了惊人的购买力。 每个人基本上人手两本,贡献了首日至少一半的销售额。 但改拓文觉得之所以没有预料到这种情况,其实是因为他们忽略了热爱摄影的群体中,最沉默的那部分人。 老年摄影爱好者们。 他们可能没有精力在网上冲浪、发表看法,但现实里却可以用真金白银去支持自己喜欢的摄影师。 因为他们都已经退休,没有什么生活的负担,甚至孩子可能都四五十岁了。 这群老年人正处于一个自己用不到什么钱,愿意为爱好买单的时候。 尤其是大城市的老年群体们,普遍更加寂寞,私下里参加个摄影团体再正常不过。而当摄影界权威人士把《鸦》说成了华夏近十年最好的作品后,大家都好奇这部作品的水平。 再加上几大评论家的点评,更让这种好奇达到了高峰。 而且这些群体里普遍流传一个定律,那就是好作品未来肯定涨价,现在收藏血赚不亏!这也是在之前经过验证的事情。很多影集在出版几年后,因为市场上流传的越来越少,二手价格水涨船高,甚至比当初正版定价还要高。 所以这群老头子们私底下都认为这部影集未来肯定会涨价。 于是在这种氛围的带动下,大家都开始了买买买的模式,一本不够看,两本勉强用,三本才是收藏的最佳状态。 这才让《鸦》的销售册数突破到六千。 但这还不是结束,甚至只是一个开始,因为成绩越好,就越吸引人。原本那些不愿意购买的人,一旦看到大家都在买,反而容易动心思。 毕竟大家都买的东西我买了,肯定不亏。如果大家都买的东西我不买,那肯定血亏。 尤其是年纪大的人,是最容易被影响的群体。 因此短短三天时间,华夏文学社铺的货加上工厂积压的部分就被一抢而空,整整两万册售卖完毕。 这是所有人之前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以至于短视频平台上多了几条爆款视频,就是拍摄郑国泰和他的老兄弟团队去书店购买影集的视频,观众看到这些人如此有纪律有秩序的购买,都在评论区好奇的询问他们在买什么。 暂且不提有多人真的会因为这些视频去买,因为现在工厂已经生产不过来了,每天加班加点。 而陈平生这边也收到了艾布纳的消息,《鸦》在全球其他范围的销售速度也很快,虽然赶不上国内,但囤货已经快见底了。 所以艾布纳兴奋的表示要加印十万册。 十万册什么概念,陈平生觉得他有点疯了,但根本劝不住艾布纳。 只能说资本在利益面前是完全不顾自身死活的。 他想着如果到时候销售不了,就用点宣传券去帮帮艾布纳吧。 另外,莎赫那边也传来了消息,影展的销售额分成一共三十二万美元,大概两百万左右,这笔收入会在三月份打到他的账上。 这就让本来钱包干瘪的陈平生一下子又有了挥霍的底气。 还有就是豪瑟沃斯画廊见《鸦》这么受欢迎,已经决定安排全球展览,将会从英国开始,直到华夏港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