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摄影的构图: “如果一张照片要强烈地表达主题,照片的形式和内容就必须确立精确的相互关系。摄影本身就是对现实世界的有节奏的认识。因此摄影师的双眼,要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里寻找,并集中注意哪些特别的题材。 “相机的作用仅仅是把眼睛的决定记录在感光元件或胶片上。在一张照片里,构图是眼睛所看到的,各种因素在同个时刻内有机配合的结果。既然内容与形式密不可分,我们自然不能事后耍聪明。为了构图,不顾内容,而把基本元素随意处置,构图必须有它的必然性。 “你可以发现,如果快门是在决定性的瞬间释放,你必然已本能地完成了一个几何图形,要是没有这种几何图形,照片就会失去形式和生命。 改拓文已经挪不开自己的目光,直接看向下一个标题。 “摄影的色彩: “色彩在自然界里,本身就是有纵深感的安排。而对于其在平面上,无论是画还是照片,都是另一种安排:一种人为的安排。 “快速的拍摄,会给摄影带来许多困难。我们无法掌握被摄者与各种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决定性瞬间需要的不仅是对于构图的把握,更需要伱对色彩的把握。” “摄影的技术: “不论如何,人们对于技术问题的关心太多,而对如何观察却考虑得太少了。 “如果摄影师对他的相机满意,而这台相机也很适合他的工作,那就足够了。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暗房、电脑后期。适合更大于参数,因为你是相机的大脑。 “在后期过程中,我们要主动的还原拍照时的状态和目的,为此甚至要改变色调以便和摄影师按动快门时的意图一致。当然,重新建立光影的平衡关系也是非常需要的。” 这两段还是围绕着“决定性瞬间”这个词汇进行延伸,虽然序言里一句也没有说决定性瞬间到底要如何拍摄,但改拓文似乎已经懂了陈平生的创作理念。 这和《鸦》是背道而驰的,一个是生怕你提前被剧透,一直神神秘秘,直到最后才恍然大悟。 一个是直抒胸臆,直白的恨不得将所有含义告诉你,生怕你看不懂。 从形式上,很明显前者更好,更有惊喜感。 但如果考虑到这本影集实质的内容以及作用,改拓文觉得陈平生之所以这么做肯定是有他的考量。 还有最后一段话,改拓文来到电脑旁边,翻动页面将其看完。 “摄影: “相机让我们获得一种视觉记录,对我而言,这就是我的日记。这是个充满偏见和杂音的世界,却也是个渴求信息的世界,人们需要照片带给他们的思考。 “作为摄影师,在拍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所见到的事物进行评价,而这也意味着重大的责任。当然,你也可以采取客观的记录,把这些评价的权利交予观众。 “以上所说的这些,并不是概括摄影的定义,摄影有很多形态,从快照到广告,从人物到风光。我并不想为摄影下一个人人都能接受的定义,我也不想对自己曾经和以后的作品下定义,我只为这部作品《决定性瞬间》下个定义。 “对我来说,摄影就是在一刹那间将构成事件的意义以及如何恰如其分表达该事件意义以精准的结构形式同时确认下来的方式。 “通过生活实践,我们对于自己的认知会与我们对周边世界的认知同步协调起来,这个世界在改造我们,而我们也在改造世界。我们必须取得平衡,让两个世界趋于统一,这就是我们必须要表达的世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