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然,我喜爱华夏文化。”埃里克森先生笑着继续说道:“而且陈的另一部作品《透视博物馆》,内容也完全和《鸦》不同,这说明他是一位真正的天才,对天才,不要有定义。” “对天才,不要有定义!”博主重复了一遍,然后感叹道:“感谢主席先生,各位观众姥爷,听到了吗。我们的摄影师得到了格赛组委会主席先生的盛赞!这部作品,绝对会在摄影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走,我带伱们进去看看!” “啪!”茶杯被狠狠的掀翻在地,王一国坐在院子里,看着手机里的视频数据,满心怒火。 一天时间,百万点赞,直接蹿升成了今日的热点视频。 直接给陈平生又吹捧了一波。 “什么东西!拿了我的钱还他妈夸陈平生!”王一国越想越气,之前准备的手段全都作废了,完全用不上。 摄影师们说几句有什么用,普罗大众只听最权威的人说的话。 而且国内这帮评论家也肯定不愿意配合自己,说不定还要踩自己两脚。他们山水写意派近几年实在不得人心,除了那些核心的拥簇以外,摄影圈子都开始逐渐排斥他们了。 这是大势,不可阻挡的大势。 但也不能就这么放弃,王一国给几个人发了消息,让他们把抹黑的话都发出去。反正这年头什么人都有,只要有人讨厌陈平生,就会站在自己这边。 可是就在这些影圈发布后,却没什么人评论。 因为大家都看到了更加重磅的报道。 华夏青年报发布了他们新一期专访《陈平生:鸦是我的人性两面》,并登上了热搜。 这也是全国人民第一次看到关于陈平生的专访,平时只能通过侧面的评论和一些流言了解他,现在总算得以一窥这位最年轻格赛获奖者的真实面貌。 这篇采访里,从陈平生的小时候到大学,都有一个简单的描述。 大家从其中也了解到了他的经历,从小就比较喜爱相机,摸着相机长大,长大后报考了摄影专业。然后在假期突发奇想,想要拍摄这样一部作品。 看完后令人直呼天才二字。 当然,这里面的境遇陈平生是没有撒谎的,在这个世界,他父亲确实买了一台相机。 只不过小时候他只是纯粹的好奇,虽然尝试过拍摄,但完全谈不上作品。不过家里人和长辈都一直夸他有天赋,是个摄影师的料。 直到大学开始正式学习摄影理论,正式拍摄,才发现自己的天赋实在太差,对于构图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所以这段经历在外人看,和他自己看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 而看完这篇采访后,微博忽然多了一个热搜,叫做“对天才,不要有定义”。 那里面列举了国内的一些被公认为天才的人物,就比如数学的韦神,而陈平生也被列为其中一位,与各位群星同居此位。 这让陈平生有些忐忑不安,因为他自认为摄影的难度是比不得数学的。 艺术创作也和逻辑思维迥异,这种对比其实做不得数。 但吃瓜群众们可不这么认为,在他们心中,只要为国争光,为国贡献,再加上年轻,那就是一等一的天才人物,是值得学习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