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明面为质,实际是在朝当眼线。 周明帝当做不知道,甚至还给两人分配了闲差,给了他们上朝旁听的机会。 说他自负也好,他就是想让两王看看,大周是如何渐渐强盛起来的。 想造反都得掂量掂量。 如今时机成熟,周明帝想用不流血的方法,也就是推封制削弱两王手中兵权。 不想,带头反对的居然是大周的丞相。 两王不肯接受推封制也是深知其中利害。 推封制看似是将两王手中的权利分给他们的子孙,一家人合起来是没差。 可人心难齐。 两王膝下那么多儿子孙子,真将兵力、土地、财力都分了,日后再想聚起来就难了。 一盘散沙还怎么与朝廷抗衡? 辽南王二公子道:“丞相的为难,父王心里也知道,只不过丞相是文官之首,您坐视不理就说不过去了。” 蒙汉王大公子道:“我们与丞相如今是在一条船上,船已经驶出去了,丞相想中途下船恐怕不会那么容易。” 半是奉承,半是威胁,穆敬业不会听不明白。 沉默片刻,他直白道:“本相说也说了,劝也劝了,皇上不听,我也无可奈何,两位公子是何意思,还请明示。” “这自古美人计、枕边风往往比其他计策来得好使,丞相膝下有两位如花似玉的女儿,这不是正好吗?” 穆敬业笑容发苦,如果真像这二人说的那么简单就好了。 家丑不可外扬,穆敬业最终也只是笑着揭过。 两人下车离去时,马车里多了一个半米高的箱子。 穆敬业打开一看,瞬间就不心疼给穆霜吟的那二十万两了。 一千两的面额,这么厚厚一箱子,恐怕百万不止。 都说辽南王蒙汉王富可敌国,今日算是见识了。 既然都这么富有了,还不按时向朝廷纳贡,甚至还伸手向朝廷要银子。 也怪不得皇上铁了心要施行推封制。 果然,人心不足蛇吞象。 马车再次停下,相府到了。 穆敬业一进府就让刘管家将车上的箱子搬进库房。 “小心一点,那里头的东西很重要,不能让人瞧见,也不许任何人打开。” 话都应下了。 为了这件事他屡次惹得皇上不喜,不要点好处岂不是吃了大亏。 吩咐完,穆敬业就朝庭芳院走。 也不知道雅霜院如今是什么情况。 穆敬业心里很矛盾,他既希望事成,又希望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