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如之奈何-《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第(2/3)页
    殿内唯一没有掺和进马屁狂潮的诸侯王,是胶西王刘端,他……无欲无求,不必在意。
    连皇帝都不在意,刘彻眯眼扫视一周,心中甚为满意,脸上也笑的灿烂。
    又听了会儿。
    皇帝抬手压了压,待殿内嘈杂稍停,刘彻收了笑意,唏嘘道:“上次入京朝拜,九哥、十四弟亦在,可这次……”
    “唉。”
    老九,中山王刘胜,已在元鼎三年薨逝,正式成为了某位刘皇叔口中的中山靖王。
    而老十四,常山王刘舜,也成了常山宪王。
    如今皇帝刘彻的亲兄弟里,只有赵王刘彭祖、胶西王刘端两人在世了。
    “中山王。”皇帝感慨之际,唤了一人。
    “臣在。”中山靖王长子,现中山王刘昌,赶忙躬身应道。
    “伱父王在世时,虽贪恋美色,但无伤大雅,所留子嗣众多,你为兄长,可不能苛待了兄弟们。”
    “臣不敢!”
    刘昌有些紧张,正要再做解释,却被皇帝摆手打断,“诶,朕只是叮嘱,并非申斥。”
    “朕知道你们兄友弟恭,日后可要继续为皇家做出表率。”
    表率二字,用在刘昌身上实在太贴切了!
    无他。
    整个皇室宗亲里,就属他爹中山靖王儿子多,出了名的呀,下有推恩令,上有皇帝虎视眈眈,刘昌的‘兄友弟恭’简直给他恭的不要不要的。
    若非此刻殿内长辈众多,皇帝也正盯着,刘昌非得憋出个大黑脸不可。
    皇帝‘勉力’完这位,又去勉力其他人,那话术,完全就是——
    哪里最痛,戳哪里!
    戳到最后,不可避免的轮到了皇帝亲兄弟……胶西王不必管,他没有子嗣。
    “朕听闻,皇兄特别宠爱一个姬妾,有废长立幼之意?”
    这句话是对赵王刘彭祖说的,而那位受宠姬妾,便是‘兄侄同享’的淖姬了。
    由于无下限的马屁狂潮,赵王本就暗暗咬着牙,现在听到皇帝当众说起淖姬,刘彭祖顿时脸色一抽。
    心里跟吃了屎一样难受!
    “陛下误会,臣绝无废长立幼之意,刘丹温良守礼,臣岂会废立。”赵王先是回了一句,随后立即转移话题:
    “臣弟远在赵国,却时时以陛下为榜样,教导刘丹时,亦让他向太子殿下学习。”
    哼哼。皇帝笑吟吟的点头,不置可否。
    赵王擦了擦冷汗,顺着话头继续夸皇帝,夸完皇帝夸太子。
    经过先前的一轮‘勉力’,殿内诸侯王们已经重温了痛苦回忆,与每一次入京朝拜一样,这宴席——
    如坐针毡!
    眼见赵王挑开话题,众人也紧忙接力,陛下如何英明神武,太子如何仁德爱民。
    齐王如何宽厚大度、温文尔雅、才华横溢,以及燕王如何能言善辩、广有谋略、勇猛无双等等等等!
    你没看错。
    夸齐王、燕王时,涉及到的层面、用到的修饰词,远比夸太子多得多!
    是巧合吗?怎么可能!
    你恶心我,我难道不会恶心你?
    诸侯王就是在光明长大的捧齐王跟燕王,你刘彻敲打自家兄弟有一手,等你后院起火的时候,且看你还牛不牛!
    值得一提的是。
    宴席上捧齐王、燕王的人很多,却没有人捧皇四子刘髆。
    一来,皇四子尚且年幼,还不明事理,捧了他,他也搞不出什么幺蛾子。
    二来。
    皇四子一脉,是明确和太子宫撕破脸的,谁夸他,不就是在明晃晃与太子宫为敌?
    阴阳怪气,诸侯王们敢,明着给难堪,还不敢。
    就这样。
    一场欢快、团结,充满温馨的宴席吃完,大家笑呵呵的跟皇帝告别,与太子见礼后离去。
    刘据已经经历过数次此类场面,那虚伪的笑容说来就来,但等送走了叔伯兄弟们,出了未央宫。
    他立刻收了笑脸。
    “殿下。”宫门外,今日破格被邀入殿中的刘德,此刻正一脸的生无可恋,哀叹道:
    “以往皇家晏饮都是这般……额,这般……”
    “这般虚伪?”刘据替他补充道。
    刘德苦着脸,点点头,本以为家中长辈求而不得的朝拜宴席会……
    好吧。
    也没有大多美好的期望,只是没想到,会这般难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