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苏泽也看向顾宪成。 这东林先生果然厉害,在政治斗争上的天赋是点满的。 他一下子就听出了自己的意图。 提议募股直沽铁路,正是为了日后的“照例”,吴淞铁路不能只掌握在江南士绅豪商手里。 苏泽本身就是要打破江南的利益集团,总不能让他们用铁路继续抱团吧? 当然,苏泽也不喜欢北方形成同样封闭的利益团体,引入南方的资金来稀释,也是为了日后的融合。 顾宪成一眼看出了关键。 苏泽点头称是,但是顾宪成没有继续说话,而是低下头坐下了。 事已至此,江南协商团也提不出比苏泽更完备的意见了,这次协商也就到了尾声。 就这样,这场有关吴淞铁路的协商会议,最后扯到了江南实物贡税和直沽铁路上,然后就莫名其妙的结束了会议。 最后,众人在会议记录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苏泽看完后,对着司礼监负责记录的胡太监问道: “胡公公,能否让苏某誊抄一份,收入奏疏集?” 胡太监连忙说道: “这个自然,请苏翰林现场誊抄吧。” 工部识趣的送上了纸笔,苏泽迅速誊抄完毕,这次吴淞铁路之议就此结束。 —— 等苏泽回到詹事府的公房,他将自己誊抄的协商会议记录拿出来。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份协商同样也是上呈皇帝和内阁,本质上和奏疏一样的。 【手提式大明朝廷】的功能是生效国策提案,那这个能不能算是国策提案呢? 这也是苏泽要参加协商会议的原因。 如果这也能算国策提案,那协商会议的提案,肯定要比单独上疏容易通过的多。 这就是苏泽想要分摊威望消耗的办法。 将誊抄好的协商会议记录塞进【手提式大明朝廷】,果然系统运转起来了。 果然行! 《吴淞铁路协商记录》 ——【模拟开始】—— 《吴淞铁路协商记录》递送到皇宫和内阁。 内阁次辅张居正高度赞同你关于在江南进行实物税收折银征收的提议。 铁路和水务大臣雷礼,则非常赞同你修建直沽铁路的建议,建议皇帝同意苏泽的提议,如果江南士绅豪商愿意出资助建直沽铁路,可以用更优惠的价格,支持吴淞铁路的建设。 隆庆皇帝同意了你直沽铁路的建议,却在内廷的干扰下,搁置了有关江南实物税收折银的提议。 ——【模拟结束】—— 【剩余威望:1230。】 【若要完全通过你的协商提案,需要支付400点威望值,是否支付?】 果然可以! 也就是说,系统不仅仅可以收奏疏,只要是自己参与的协商提案也可以? 那若是自己能执掌一个部门,以部门名义上的公文呢? 那岂不是可以将整个部门的威望,都加在自己是身上? 苏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是”。 【威望值已经扣除,剩余威望830点,协商提案已经送到宫中,等待奏疏生效。】 某种程度上,江南实物税收折银,才是苏泽的最大目的。 这其实就是张居正的一条鞭法。 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达,加上这些年银元和黄铜币的流通,已经具有了执行一条鞭法的条件。 而且江南地区本身就有一部分的赋税,是折银征收的金花银,所以在这里推行一条鞭法,对百姓是有利无害的事情。 这件事主要还是内廷的反对。 不过只需要四百威望点,说明这些反对都是来自于中低级的太监。 司礼监的三巨头估计也看不上这点小利,他们不会涉入这些小利的贪腐案件,影响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印象。 苏泽关闭上【手提式大明朝廷】,那就等着系统发力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