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请师相示下。” 高拱说道: “你既然要办学,总要有一个教学纲要吧?既然这国子监预科要以实学为纲,那你就先弄个纲要出来,老夫才能和礼部那帮家伙理论。” 苏泽没想到,高拱竟然用这种办法来催着自己干活。 难道这不是高阁老报复自己? 想到刚刚自己否定掉了高拱半年的学术成果,也难怪高拱给自己出难题。 还真是天道循环,报应不爽啊。 面对高拱的要求,苏泽也只能硬着头皮接下来。 高拱也不是让自己搞出一个实学的理论巨著出来,国子监预科的教学大纲而已,简单的说就是中小学教材大纲罢了。 —— 正月二十三日。 “子霖兄又在看书?” 罗万化挡住进门的沈一贯,防止他打扰苏泽读书。 沈一贯看向屋内,苏泽桌案上放着一堆书,为了完成高拱的任务,他这些日子都在苦读。 第一次见到苏泽这个样子,沈一贯也有些幸灾乐祸的感觉。 沈一贯问道:“子霖兄已经这个样子好几天了吧?” “是啊,从他见过高阁老之后就这样了。” “看来高阁老给子霖兄出了难题啊。” 罗万化也赞同的点头:“应该是的,肩吾兄今日来,是有什么大新闻吗?” 沈一贯摇头说道: “最近朝廷无事,我是来看看子霖兄是不是要搞事的,看这样子他是要憋个大的啊。” 罗万化一阵无语。 不过这些日子朝中无事,罗万化为了凑足《乐府新报》的版面也头疼不已。 他拉着沈一贯说道: “肩吾兄,你再想想,朝中还有什么大事。” 沈一贯看向罗万化道: “是报纸新闻不够了?” 罗万化无奈的点头。 沈一贯叹气说道: “一甫兄,不是我说你,报社的事情都是你这样亲力亲为,怎么可能办得好?” 罗万化也叹气。 自从张位和王家屏馆选外任之后,报社实际上的编辑就剩下罗万化一人。 这些日子他忙里忙外,但是《乐府新报》的销量增长放缓了。 从报童那边的得到的消息,很多读者也认为《乐府新报》的前面版面越来越枯燥乏味,就是转发朝廷要闻。 沈一贯说道: “一甫兄听说了吗?这《商报》可是雇佣了十五名编辑,还有专门的采访局,就给《商报》专门写稿子。” 罗万化说道: “《乐府新报》也有采风使。” “那他们每个月都能稳定供稿吗?” 罗万化摇头。 沈一贯说道: “要我说,一甫兄这报社也该扩编了。” 罗万化想了想,最后还是认同了沈一贯的说法。 报纸竞争日趋激烈。 《乐府新报》占了先发优势,又有《西游记》连载积累的读者。 如今《西游记》虽然完结,但是苏泽偶尔会写上一个《聊斋》的小故事。 再加上《乐府新报》的新闻算是官方新闻,拥有可信度,所以销量一直保持在稳定。 但也只是稳定而已。 《商报》设在直沽,另辟蹊径,正好为了满足大明读书人对海外的好奇心,专门搜集各类的海外新闻。 而且比起《乐府新报》的海国图志这类的严肃科普版面,《商报》更喜欢刊登的是海外异闻。 比如奥斯曼国主的养蛊继承法,又比如欧陆王室之间的近亲**。 这些新闻迎合了读书人对于海外蛮夷的“刻板印象”,也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