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苏泽皱眉道: “这么少?那剩下的十万两是?” 万敬叹息说道: “剩下的就是官产的维护了,子霖兄有所不知,虽然看起来前面的单笔支出大,实际上包袱最重的还是这些零星官产。” “怎么说?” “零星官产散落在京师各处,除了宅邸外,还有工坊、仓库、店铺等等。” “但其中地段好的,都被朝中权贵侵占,地段差的则空置废弃,每年工部还要承担大一笔的维护费用。” “就拿这租房来说,营缮司下有两进以下的寒宅一千五百间,本来是用来廉租给新晋入京官员的。” “这其中三百间在城东城西,这些宅子早就被租光了,很多官员离开京师后也不肯退租,工部还要花钱养着。” “但是在城南城北的寒宅一千二百间,除了地段好的还能租出去外,普通的宅子都没人愿意租。” “这些宅子日常维护,加上五年大修,折合下来一户差不多就要折银十银元,租息根本没办法覆盖,这些就要固定开支一万五千银元。” 苏泽疑惑的说道: “空置的宅子,不能租给百姓吗?” 万敬愣了一下说道: “国朝没有此等先例。” 苏泽说道: “国朝没有,前宋不是有?” “我记得宋代就有专门负责官办房产租赁的机构店宅务,汴京城曾经有公宅两万多间,店宅务将这些公宅租给百姓,不仅仅能覆盖自身的开支,还能给朝廷盈利。” 万敬说道:“可是我朝没有这样的制度啊。” 苏泽抽出一份空白的奏疏说道: “等几天就有了,我这就启奏陛下,盘活营缮司下的这些产业,争取尽快盈利。” 万敬已经跟不上苏泽的思路了,他连忙问道: “可是苏兄,这些房子租出去,总要有笔整修的费用吧?” 苏泽说道:“这个简单,先让勋贵重臣们把五万两银元退了,不就有钱了吗?” 《大庇天下寒士疏》 奏疏开头很简单,苏泽将工部情况讲了一遍: “查工部营缮司,执掌京师宫殿、官署、宅邸修葺及官产维护。” “迩来账目所载,岁耗十五万银元,内中五万两用于勋贵、阁部九卿重臣御赐宅邸修缮,余十万两则糜于零星官产之养护。” “然地段稍劣者,多空置废弃,年需维护费近一万五千银元,租息难覆,徒耗国帑。更有甚者,城东城西寒宅三百间,为离职官员所踞,工部反为养廪,无异于雪上加霜。” “近者,言官弹章迭起,朝议纷扰。营缮司隐忍不辩,盖因恐揭明细而触怒重臣。然长此以往,必致工部拮据,民生滋弊。” “臣观前宋故事,尝置店宅务,掌官产租赁,汴京公宅二万间,岁入颇丰。今效其制,庶几可解困局。” 紧接着,苏泽又写道: “查御赐宅邸,虽属朝廷产业,然勋贵阁臣已蒙殊恩,不当再耗公帑修葺私邸。” “请旨敕工部备细账目,悉数退还所得银两。” “若得清缴,可充整修空产之资。” “城南城北寒宅并其余工坊仓库,今多颓败闲置。请提退还之五万银元,先为缮补,使完固堪用。” “继仿宋制,立“京师官产务”,专司租赁事。” 最后苏泽又上升高度: “寒宅赁予百姓,贱值庇寒士,有惠小民。若行此德政,大庇天下寒士,则可为杜工部笔下,万世隆载之盛世矣!” 万敬亲眼看着苏泽一气呵成,写完这样一份重量级奏疏,恍惚间都有些傻了。 只听到苏泽说道:“我这就带着奏疏拜访诸位勋戚重臣,他们都是通情达理的,必然会赞同苏某此疏,万兄且回工部,等着我的好消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