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旁的马周,看到了陛下脸上的笑容渐渐地变得僵硬,到最后明显有点气极败坏。 甚至嘴皮子都在那里嘟囔,反正肯定不是什么好话,看来,程三郎那小子又不知道整了什么妖蛾子招惹到了陛下。 不过陛下并没有注意到一旁,而是继续认真地研读,很快就看到了程三郎提出了另外一件事情。 这小子颇为明目张胆地抱怨了如今大唐精锐作战抓到的战俘越来越少。 这让他这位正在兢兢业业搞辽东建设发展的主持人甚是头疼。 希望老丈人与一干大唐武勋长辈们,能够发扬艰苦朴素,不怕艰难险阻的奋斗精神。 认认真真地抓战俘,努力作好大唐辽东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储备的服务工作。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李世民看着这书信里边那些看起来怎么都觉得不对劲的字句。 让人觉得牙蛋双疼的遣词造句,让李世民不禁想到了昔日,好像这小子从来没有直接给自己写过信,多是由英果类已的亲儿子李恪代为言说。 看样子,英果类已的亲儿子还是很有才华的,至少知道如何把程三郎那些古怪的遣词造句,化为至少能够让人看得顺眼舒心的字句。 一旁早就已经憋得满腹疑问的马周,听着了陛下这声嘀咕,赶紧询问出声。 “陛下,莫不是那程三郎在辽东遇上了什么难为之事?” “这倒没有,哦对了……他觉得,我军这段时日攻城拔寨过于懈怠,抓到之后押送到那辽东城的战俘都少了许多。” “啊这……这小子疯了不成?”马周的眼珠子顿时瞪到了极致,喃喃地嘀咕了一句。 “陛下,自打咱们离开辽东城之后,连番鏖战,破城十二之数,俘敌超过了三万。 再加上之前交托给他的战俘,都已经有近十五万之数,他居然还犹觉不足?” “朕也觉得有些不对劲,咱们出征至今,已有不少时日了,当初,朕就只留给他五千大唐精锐,还有就是两万胡兵而已。” “就算是那些战俘没有武器,可是万一有个什么突变,就凭他手底下的那点人马……” 李世民牙疼地吸了口气,内心不禁有点隐隐后悔,自己把这小子安置在后方,会不会太过大意了点? 这个小子,很有能力,这点自己当然不会否认,可问题是现如今后方的战俘都已经达到了一个极度危险的数值。 第(2/3)页